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17-07-04 以来
本文点击数
9,268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2,186,840
昨日点击数 6,961
今日点击数 4,493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微言小义 (2017.06)

- 卢昌海 -

站长的 “微博” 帐号
>>>>>> Twitter | Mastodon <<<<<<

全部 理科 文史 书话 其它

博 文

注 释

「当我还在死亡的前厅里舒适等待时, 我自得其乐。 尽管每度过一年, 就有些东西不得不从快乐名单里划去: 远足划去了, 以及, 唉, 海水浴、 菲力牛排、 苹果和新鲜黑莓…… 但仍有许多还留着: 歌剧和音乐会、 阅读, 以及倒在床上入睡并做各种各样的梦的巨大快乐…… 几乎胜过一切的是坐在阳光里昏昏欲睡…… 那时的你会再次忆起从前, “我记得, 我记得, 我出生时的屋子”……」——阿加莎·克里斯蒂

久仰 Agatha Christie 的大名, 却并未读过她的小说。 不过有天在旧书店见到她去世后出版的自传的皮面精装本才卖七块五, 便买下了。 这里所引 (译) 的几句话来自该书的结尾部分 (当时 Christie 已 75 岁), 是我比较喜欢的。

发布于 2017-06-01

Ref: An Autobiography.

末尾所引为 T. Hood 的诗: I Remember, I Remember

想让世界围着自己转的人, 往往只能靠自己的原地打转来意淫。

发布于 2017-06-02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 而且变了之后, 还万分喜欢。 假如有一种暴力, “将人不当人”, 不但不当人, 还不及牛马…… 待到人们羡慕牛马, 发生 “乱离人, 不及太平犬” 的叹息的时候, 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 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 恭颂太平的盛世…… 因为他虽不算人, 究竟已等于牛马了。」——鲁迅

发布于 2017-06-03

#百字科普# 欧几里德证明素数无穷的办法也可证明 4n+3 型素数无穷: 因为若此型素数只有 p1,...,pN, 则 4n+3 型数 4(p1...pN)-1 要么是一个新的 4n+3 型素数,要么有一个 4n+3 型素因子 (因 4n+1 型素因子的乘积不可能是 4n+3 型数),而那个素因子显然不是 p1,...,pN 之一 (因为被它们除皆余 -1)。

类似地,还可证明 6n+5 型素数无穷。这些都是所谓狄利克雷定理的特例。该定理宣称:只要 a、b 互素,an+b 型素数就有无穷多个。可惜该定理的证明不仅不适合 #百字科普#,就连哈代的著名数论教程都表示 “too difficult for insertion in this book”。

发布于 2017-06-04

一向认为, 谈政治没什么门槛。 但所有谈政治的人大概都曾被人斥过: 少谈自己不懂的东西 (实际意思是: 少谈我不爱听的东西)。 其实别说谈政治没什么门槛, 在特朗普时代, 就连玩政治也几乎没门槛了。

之所以说谈政治没什么门槛, 是因为: 1. 尽管你可以宣称有很多门外汉胡扯而不自知, 却未必有比张召忠那样的内行更胡扯的; 2. 把核心政治人物特朗普的政治微博跟门外汉的政治微博混在一起搞 “双盲实验”, 前者被判为胡扯的比例未必小于后者。

发布于 2017-06-05

倘若有一天, 机器人达到了极高的人工智能并且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伙伴, 那时假如宗教依然有强大的影响力、 能获得免受触犯的特权的话, 如何让机器人识别宗教、 避免触犯宗教将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因为那或许将是人类首次被迫用本质上逻辑化的程序来处理本质上反逻辑的宗教。

之所以称其为 “有趣的问题” 倒并非是认定它会因困难而有趣, 而只是说有趣——虽然也不排除困难。 比方说假如程序是通过某种特定类型的逻辑矛盾来识别宗教, 那么这个判据本身就是一个有关宗教的很有趣的描述。

也许, 要想让机器人不触犯宗教, 机器人的程序就必须对宗教作出有可能令其难堪的界定; 要想让机器人的程序不令宗教难堪, 机器人本身就有可能会触犯宗教。

发布于 2017-06-06

「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 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 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 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 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 便骗以宽恕的美名。」——鲁迅

由于一向只有 “好人” 宽恕 “坏人”, 没有 “坏人” 宽恕 “好人”, 因而宽恕的另一妙用是通过 “宽恕” 使自己荣升 “好人”, 让对方坐实 “坏人”——在取胜无望的争斗中尤其管用。

发布于 2017-06-07

真正的 “巨星陨落”: 距离我们 2000 万光年, 质量约为太阳质量 25 倍的巨星 N6946-BH1 在短短几年间, 未经超新星爆发就从哈勃望远镜的光学相片中消失了。 没有人知道确切原因, 一种理论是, 质量大于太阳质量 18 倍的某些巨星在耗尽核燃料时, 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 会来不及发生超新星爆发就先坍塌为黑洞。 这被称为 “失败的超新星”。

在那几年间, N6946-BH1 经历了一个亮度增加 (但远比超新星的亮度增加来得小), 既而消失的过程 (目前在红外波段仍有一定亮度——也许是残留物质形成的环绕黑洞的吸积盘)。 这有可能是人类首次观测到了黑洞的形成过程。

发布于 2017-06-08

再聊一处金庸小说的不合理情节: 《笑傲江湖》第 30 回, 方证大师、 冲虚道人与令狐冲密谈, 其间冲虚说 “余矮子脸皮虽厚, 脑筋却笨, 怎及得上令师岳先生不动声色, 坐收巨利。” 可见洞悉了岳不群的诡诈, 对其评价甚低。 但到第 34 回, 岳不群夺得掌门之位时, 却出现了 “方证大师、 冲虚道人等都过来向他道贺…… 各人素知岳不群乃谦谦君子…… 道贺之意均十分诚恳” 的局面, 很不合理。

更细致地说, “方证大师、 冲虚道人等都过来向他道贺” 是合理的, 因为是场面上的行为; 但 “各人素知岳不群乃谦谦君子…… 道贺之意均十分诚恳” 是作者的话, 属于 “God view”, 则是不合理的——起码不该将方证大师和冲虚道人包括在内。

发布于 2017-06-09

出于某个或可另发微博谈谈的原因, 查了查成语 “数典忘祖” 的由来, “百度百科” 的说明让我颇觉怪异: 周景王责问籍谈, 怎么能 “数典而忘其祖”——言下之意, 似乎是指责籍谈能够 “数典” 居然还会 “忘祖”, 错加一等。 而其实 “数典” 乃是周景王自己数的, 跟籍谈的 “忘祖” 没半毛钱关系, 何故扯在一起?

之所以想到这个成语, 是因为想用那几个字表述一个观点, 即现代人对待 “祖宗” 恰恰应该 “数典忘祖”。——当然, 这里的 “数典” 和 “忘祖” 都作象征, 前者指注重干货, 注重观点; 后者指忘掉辈份、 忘掉种族, 莫因那些而推崇。

发布于 2017-06-10

前些时候买了科幻兼科普作家克拉克的一本随笔集, 书名是向奥威尔致敬的。 克拉克是很有前瞻眼光的作家, 书中有篇关于信息交流的文章写于互联网诞生之前的 1981 年, 其中写道: “下个世纪的某个时候, 整个人类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八卦家庭 (gossiping family)”——真是对社交媒体时代幽默而高明的预见。

发布于 2017-06-11

所提到的随笔集的书名为 1984, Spring: A Choice of Futures

我猜测: 技术先进的 枪支泛滥 国或许会渐渐演变成内部堡垒化的国家, 人人栖居在舒适而高度现代化的家里, 工作、 交流乃至旅游等都普遍依靠 3D 虚拟现实, 购物则用亚马逊无人机一类的技术。 极少数想体验大自然的人, 会用枪支探测器乃至生命探测器检查环境; 少数需真人参与的事, 会去有安检的社交中心。

那样的未来并不意味着没有交际, 而只是不再有今天这种互不相知者熙熙攘攘在公共场合的情形, 彼此感兴趣的人自然仍可相约会面。

发布于 2017-06-12

两片雪花从空中飘落, 一片恰好落在另一片上面是小概率事件, 然而在一场大雪中, 几乎每片雪花都必然落在另一片雪花上面。 这是一个极浅显而又极深刻的观察, 揭示出我们这个世界是由无数小概率事件组成的, 小概率事件每时每刻并且充满必然地发生着。 不明白或有意模糊这个道理, 是大量迷信和伪科学的起点。

发布于 2017-06-13

爱赌马的你接到一个电话, 对方预测了本轮赛马的胜者, 数日后应验了; 下一轮之前又接到此人电话, 又预测并应验了; 再下次, 此人向你兜售他的预测, 你买吗? 买就上当了。 因为若每轮赛马有 10 匹马相争, 此人要做的就是找 100 个赌马者的电话, 逐个打去, 对前 10 人预测第 1 匹赢, 对接下来的 10 人预测第 2 匹赢…… 第一轮结果出来后再逐次向蒙对的 10 人预测下一轮, 对第 1 人预测第 1 匹赢, 对第 2 人预测第 2 匹赢…… 你不过恰好是那个必然存在然而本身是小概率事件的两次都被他蒙对的人。

当一批联合起来具有必然性的小概率事件中的某一个发生在某个人身上, 甚至仅仅呈示在某个人眼前时, 往往会让人因难以置信而接受甚至亲自杜撰虚假理由, 这是迷信和伪科学的温床。

发布于 2017-06-14

例子来自 When You Were a Tadpole and I Was a Fish (by M. Gardner), 表述及数字有变更。

在字面解释碰壁时, 基督徒会辩称说《圣经》乃是隐喻。 这作为辩称是拙劣的, 但《圣经》像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包含隐喻倒也没说错。 比如它能隐喻出人是一种擅长对比的动物: 大家都好的时候, 稍稍吃点亏就会怨气冲天; 大家都遭屠戮时, 则被留活口者虽也不无损失, 却会觉得受了恩宠, 甚至为屠戮者筑坛——大洪水之后的诺亚便是如此。

发布于 2017-06-15

Ref: Genesis 8:20.

看一部有关朝鲜的纪录片, 播放到金正恩视察完部队, 官兵们哭喊着冲进水里跟他告别的镜头时, 解说词表示金正恩在朝鲜人心中就像耶稣——听得出是在叹息朝鲜人居然会把金正恩当耶稣。 然而我却觉得美国的政治体制虽比朝鲜优越百倍, 单就盲信这个层面而言, 大批美国人的信耶稣其实并不比朝鲜人信金正恩更高明。

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更愚昧 (再说一遍, 是单就盲信这个层面而言, 其他方面美国与朝鲜当然天差地别), 因为朝鲜人是在一个信息封锁的洗脑环境里信金正恩, 大批美国人却是在信息自由的环境里, 自行过滤和歪曲着对信仰不利的信息而信耶稣。 带着优越眼光点评朝鲜时往往看不见自己。

发布于 2017-06-16

“大批美国人” 指那些相信《圣经》所述的上帝真实存在的美国人。 仅仅因 “被洗礼” 而成为基督徒, 却并不信仰《圣经》真实性的人不在其列。

【小故事】某教授造出了一台具有 “全知” 能力的计算机, 在以屏幕为中心的十米范围内, 任何你能举出的事件, 它都能预测其是否会在一小时内发生——以绿屏表示会, 红屏表示不会, 每个事件都只预测一次。 可惜, 在公开演示的前夕, 教授被助手发现的一个漏洞吓昏了。 助手说, 我要举的事件是: 计算机会显示红屏。

“全能” 和 “全知” 是很有悖论色彩的概念。 这则小故事是针对 “全知” 的, 它所针对的 “全知” 已经算节制了, 作了 “十米范围内” 和 “一小时内” 的限制, 并且只预测能给出 “布尔” 式回答的问题, 却依然会导致悖论。

读昔日莱布尼茨等人辩论上帝的文字, 觉得其中有很多就是深陷在 “全能” 和 “全知” 的悖论之中胡搅一气。

发布于 2017-06-17

故事来自 When You Were a Tadpole and I Was a Fish (by M. Gardner), 表述有变更。

关于 “莱布尼茨等人辩论上帝的文字”, 在 2017-03-27 的微博中也有过评论。

【童年记趣】小时候觉得铁轨分叉很神秘, 尤其是图中那样的分叉: 车轮由下方往上方滚过分叉时, 难道不会被歪向一旁的那一小段铁轨引偏, 既而出轨? 冥想许久不得其解, 有一天终于近距离见到火车特别缓慢地驶过那样的分岔, 才醍醐灌顶般地意识到: 可以偏不等于真会偏 (那时还不知道啥叫惯性定理)。

发布于 2017-06-18

「我自然不想太欺骗人, 但也未尝将心里的话照样说尽…… 发表一点, 酷爱温暖的人物已经觉得冷酷了, 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来, 末路正不知要到怎样。 我有时也想就此驱除旁人, 到那时还不唾弃我的, 即使是枭蛇鬼怪, 也是我的朋友, 这才真是我的朋友。 倘使并这个也没有, 则就是我一个人也行。」——鲁迅

微博时代读老爷子此话很亲切。 “想就此驱除旁人” 其实就是微博时代的 “洗粉”, 即 “发表一点” 让某些粉丝 “觉得冷酷” 的话, 主动驱逐掉三观不合、 谬托知己的粉丝。 “末路正不知要到怎样” 亦正是我发某些微博时的感想。 当然, 我也 “未尝将心里的话照样说尽”, “那原因”——同样也是老爷子的话——“就是我还想生活, 在这社会里。”

发布于 2017-06-19

「毫无疑问, ……有关人格化上帝的教义绝不会被科学真正驳倒, 因为这种教义总能在那些科学知识尚未涉足的领域里找到躲藏。 但我确信, ……这种做法不仅不足取, 而且是可悲的。 因为一种不能在光天化日下而只能在黑暗中立足的教义, 在对人类进步造成无数损害后, 必将失去它对人类的影响。」——爱因斯坦 (1940 年)

包含上述文字的爱因斯坦的文章发表后, 很多信徒写了愤怒的信件谴责爱因斯坦。 其中一位天主教会的律师称爱因斯坦是美国最大的不和谐之源, 称他的文章最能使人相信希特勒排犹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篇不待见的文章能让某些信徒跟希特勒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 真是绝大的嘲讽。

发布于 2017-06-20

Ref: Ideas and Opinions (by A. Einstein); The God Delusion (by R. Dawkins).

金庸武侠中有两个有趣的 “观念”: 一个是所有横练功夫都有练门, “柔嫩异常, 一碰即死”; 另一个是 “天下武术……只要是有招, 便有破绽”。 这两者落到我这个理科生眼里不免产生怪异联想: 前者联想起所谓 “毛球定理” (球面上的连续切向量场必有零点), 后者联想起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这种 “观念” 的渊源何在倒是不无趣味的问题。 在数理以外的领域里, 似乎并无必然理由相信 “破绽” 的存在, 无数人笃信上帝全能就是一个例子。 昔日政治课上倒是讲没有绝对真理, 凡事一分为二, 但只要一问马列主义 “二” 在哪里, 老师就 “莫言” 了。

发布于 2017-06-21

我对现代信教者有一种鄙视, 倒不是说他们一定很傻很失败, 然而不傻不失败的前提是不把信教所需的反逻辑和反实证的愚昧诚实地用于生活的全部。 这种类型的人格分裂或不诚实只要足够显著, 信教就不妨碍甚至有助于信教者成为教堂之外的成功之士 (因信教提供了一种额外而强大的关系网)。 因此我对现代信教者的最高评价就是: 他们的人格分裂或不诚实足够显著。

发布于 2017-06-22

苏联氢弹之父萨哈罗夫谈大学马列课上接触马克思《资本论》的感想: 「那本书的块头……让我却步, 我对那种厚得能用来挡门的书缺乏耐心。 如此超厚的书在我看来只能是缺乏清晰思维的结果。」

当然, 批厚书不等于赞薄书, 列宁同志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薄得多, 萨哈罗夫评之为新闻论战式的肤浅之作。

发布于 2017-06-24

Ref: Memoirs (by A. Sakharov).

Pokemon Go 很流行, 促进了锻炼, 哪天开发一个 Pokemon Book 或 Pokemon Read, 促进一下图书业或阅读吧。

发布于 2017-06-25

Pokemon 系 Pokémon, 因楷体 é 的字型古怪而替换。

给讨厌考试的学生支个招: 成立一个宗教, 杜撰一本圣经, 以上帝的名义诅咒考试, 训令教徒不得参加。——别以为是玩笑, 别以为宗教都是古老的, 教义比民科理论还荒谬的 “科学神教” 1993 年被美国政府承认为宗教, 获得地产免税等特权。 将信仰自由延伸为信仰保护、 信仰特权是现代社会最大的荒谬之一。

发布于 2017-06-26

当年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Guggenheim Museum) 看到一堆破布也号称现代艺术, 心想就算踢它一脚, 明天也照样有专家能说出它的好来。

发布于 2017-06-26

周末带女儿去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 并兼解说——尤其在天文馆部分。 展厅布置得很精彩, 那些 3D 或球幕的影片更是连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有时候感慨, 若科学博物馆能跟教堂一样免费进入, 传播竞争力还可提高许多。 可惜科学传播不同于牧师拿一本经书耍嘴皮子, 而需各种实证性的演示, 智力门槛之外还有资金门槛。

发布于 2017-06-27

女儿是我这个非偶像人物唯一的崇拜者。 不过我教了她足够多的怀疑精神, 她对我的 “崇拜” 乃是喜欢的同义词, 一旦对我的话有异议, 必定第一时间提出。:-)

发布于 2017-06-27

读科学家的自传和哲学家的自传有一种微妙的观感差异: 科学家的自传往往会介绍别人如何将自己的工作推向前进, 如何超越自己——哪怕对某些后续进展不无保留; 而哲学家的自传往往让人觉得哲学到他那儿就差不多了——起码他涉足过的问题都差不多了, 跟他有分歧的人乃是各有各的思维缺陷, 才看不到他的正确。

发布于 2017-06-27

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甚至同一阶段——扮演的角色之差异有时是极富戏剧性的。 比如曾是苏联氢弹之父的萨哈罗夫后来成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如果说这两者之间起码还隔了约 20 年, 那么下面这个就更富戏剧性了: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 已开始主张科学应为人类谋和平谋福利的萨哈罗夫向苏联军方献策, 用理论上可行的携带一亿吨级当量核弹头的远程鱼雷攻击敌方港口, 连军方将领都为方案的极度血腥而震惊。

发布于 2017-06-28

Ref: Memoirs (by A. Sakharov).

初到美国那会儿, 有一次参加系里的活动, 期间跟一位中国同学扔橄榄球, 像扔皮球一样地扔, 结果球在空中胡乱翻滚。 有美国同学提醒说要让球转起来, 于是两人使劲练。 练习中球扔偏了, 掉到一位美国小男孩身旁, 那小男孩随手捡起扔回给我们, 球在空中旋转着划出漂亮的弧线, 不禁让我夸张地想起了《天龙八部》里中原武人旁观乔峰招数时的感觉: “武林高手毕生所盼望达到的拳术完美之境, 竟在这一招中表露无遗。” :-)

发布于 2017-06-29

一则爱因斯坦小故事: 某一年生日, 在被问及除物理外还有什么职业能使他快乐时, 爱因斯坦举出了水管工。 纽约某水管工组织得悉此事后, 赠了一套带黄金标牌的水管工工具给爱因斯坦。 后来有一次邻居向他借工具 (恐怕是意在套磁吧), 爱因斯坦很高兴, 表示要亲自帮忙, “你不知道我为了能用这套工具等了多久。”

发布于 2017-06-29

Ref: My Einstein (Edited by J. Blockman).

>> 上一篇 | 序言 | 下一篇 <<

站长往年同日 (7 月 4 日) 发表的作品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