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网友原创作品集 -> 音乐之于我 | October 31, 2024 |
音乐之于我
- 星空浩淼 -
如果说,音乐是对生命基因密码的一种阐释,一种宣泄——即什么样的基因与什么样的音乐产生共鸣的话,那么我无疑是个最最典型的中国人,因为我喜欢中国古典音乐(或民乐)。 我曾经有过一段最郁闷的时光。大学毕业分到一家国企工作,种种烦恼一言难尽,单位既不准辞职也不准考研(那些有关系的除外),一心想搞物理的我在企业里面做技术员,有贡献没待遇(而且贡献不小,从刚一去的实习阶段开始,一连解决几个几十年长期存在的技术问题,为当时的两千人企业每年至少增创1/6的收入 ——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就因为我喜欢物理和数学的结果,而企业里本科以上学历的占1/4,国家级“专家”几十个)。那时我业余时间只有晚上,一个人生活得与周围人都不同,孤独地看着书。这时候,是音乐陪我度过那段时光。 中国古典乐器里面,我最爱听古筝。当然,琵琶,二胡,萧和笛子等也喜欢。最开始迷上“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每每沉醉其中,物我两忘,似乎一时间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后来,觉得“高山流水”,“鱼舟唱晚”,“汉宫秋月”,“梅花三弄”以及“二泉映月”等是我的最爱。能够耐听的千古流传的东西,必然有它的道理。其实过去第一次听二泉映月时,感觉太悲惨,听不下去。可能因为那时有一种“少年不能承受之轻”,没有经历过过多的心灵磨难,承受力和免御力不强的缘故。记得曾看到过杂志上说,国外有一首“黑色星期五”的音乐,听过的人不少自杀了,后来这首音乐被毁掉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这至少反映了人们对音乐魔力的认识。有时候想,如果哪天遇上会古筝的MM,可能我会情不自禁地love上她。 西洋乐器我欣赏不来。喜欢的也就是象“回家”、“茉莉花”这样的音乐。迪斯科音乐听了让人激动,热血沸腾,但终究如同快餐,不能跟千古流传的音乐相提并论。当一个人从喜欢迪斯科音乐到嫌迪斯科音乐吵的时候,说明这个人开始老了。 对于同一首音乐,不同人得到的心灵感受是不同的,这跟各人的生命历程、个体差异和认知背景有关。我因此认为,对同一首音乐的阐释是没有标准统一答案的。我非常不赞同那种觉得要听出个什么给定的东西才叫听懂这首音乐的说法。 我出身穷家,没有条件玩乐器,只是自己试着吹一点口琴。笛子很想学会,看见别人吹很羡慕,可惜我每次试着吹的时候,腮帮吹痛了,就是吹不响。所以剩下的,最便宜的乐器就是我的嗓子。以前歌唱得还行,还让我那少女初长成的漂亮表妹因此开始了她的初恋,不过没有隔五代,近亲是不可能的。 最后顺便说说美术之于我。 中小学时我的美术作业总是得“丙”。虽然我没有华罗庚那样的数学天赋和贡献,字却写得比他还臭。没办法,这是天生的。初中时美术老师的儿子写得一手好字,他的侄子上课时经常画老师,画的很象。这些也是遗传。 天才是天生的,不是造就的——虽然天才要成材需要条件。没有某方面的天赋,经过培训可以成为合格甚至优秀人才,但这跟天才仍然有根本区别。比如我再怎么努力,即使在数学考试上次次拿满分,甚至重要竞赛得奖,可这些跟数学天才拉马贾、伽罗华和阿贝尔他们是两回事。象费曼的费曼图,狄拉克的狄拉克方程那样的东西,就是天才的光芒照耀出来的。 或许每个正常人都有他(她)天才的某个方面。 总之,我缺乏作画的天赋,但是我能感觉到美和能够欣赏到美——包括各种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