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对家”

新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回复 | 刷新

卢昌海


发表文章数: 634
内力值: 401/401
贡献度: 1762
人气: 130

鲁迅的“对家” [文章类型: 原创]

从前读鲁迅的论辩文,总是只有鲁迅而没有对手的文字,在欣赏鲁迅的犀利笔锋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对手不堪的印象,直到后来读了双方的文字(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才稍稍扭转了这一来自“缺席审判”的印象,也才知诡辩、强辩、“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等亦是鲁老爷子的强项,而对手的文字也并非全无趣味。

比如早年印象特别不堪——因鲁迅对之特别深恶痛绝——的陈源(西滢)的文字中就有一些是我很欣赏的(倒不是说那些文字在论辩中占过上风,而是说本身含义不错)。

陈源在“做学问的工具”一文中写到:

“学者做学问的功夫是与小学生初上学不同的。小学生初进学校,只要有了一本教科书,便可以读半年。学者在做学问的功夫时,也许一个小小的题目得参考百十种书,也许一本书非有不可,然而有了却不过只要看它的一页半页。”

这段话就深得我心,尤其是最后半句——“也许一本书非有不可,然而有了却不过只要看它的一页半页”——我起码有两方面的赞同之处:一是书多得来不及读却还在买书的人大都可拿这句话来做安慰(且多半也是实情);二是我的文章或书末所附参考文献中有一些也正是只参阅了“一页半页”,而非通读的,也很可拿这句话来做说明。

又比如他在“剽窃与抄袭”一文中写道:

“‘剽窃’‘抄袭’的罪名,在文学里,我以为只可以压倒一般蠢才,却不能损伤天才作家的……为什么蠢才一压便倒呢?因为他剽窃来的东西,在他的作品中,好像马口铁上镶的金刚钻,好像牛粪里插的鲜花,本来太不相称,你把他的金刚钻,鲜花去了,只剩了马口铁与牛粪。至于伟大的天才,有几个不偶然的剽窃?不用说广义的他们的心灵受了过去大作家的陶养,头脑里充满了过去大作家的思想,就狭义地说,举起例来也举不胜举……最显著的例莫过于莎士比亚了。他的剧本的事实布局,几乎没有一种不是借自别人。可是,你就指出了他们的剽窃,他们的作品也不会因之减色……莎士比亚在他陶冶天地的大炉中把许多泥塑木雕的傀儡熔化成了英雄美人。幼稚散漫的情节制造成了绝世传奇,要不是经他的借用,还有谁会得听见那些无聊的作品来?”

这段话细节上或有可商榷处,但不可否认所谈颇有见地,关于蠢才剽窃的比喻尤其精辟。以前写那篇有关张爱玲的随笔时我所读到的资料中有一篇(可惜因未在随笔中采用,如今已忘了出处和篇目了)提到张爱玲有篇小说的情节直接是来自一篇二、三流的英文小说的,这大概也属于“剽窃”吧,可是张的小说在水平上远胜原著,从而几乎从无人称其为剽窃,究其原因,恐怕正是与陈源的上述观点殊途同归。不过另一方面,陈源明明有这一看法,却在此文之后又发表了一篇“致志摩”,把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打成了抄袭,从而与鲁迅结下深仇。其实别说鲁迅那本书只有极少数借鉴他作处,就算借鉴处很多,以其水准而论也大可够得上用陈源自己的上述观点来开脱了。

最后,陈源在“再论线装书”一文中也有一段我欣赏的文字:

“许多天才是没有读什么书的,可是更多的天才是博览群书的。许多天才是没有经过学习时期的,可是更多的天才是化了多少年的心血才逐渐成熟的。”

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拿类似这两句话中的前半句——“许多天才是没有读什么书的”和“许多天才是没有经过学习时期的”——去误人子弟,却忽略了后半句。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发表时间: 2014-11-18, 20:46:07 个人资料

哥本哈根年代


发表文章数: 2
内力值: 64/64
贡献度: 33
人气: 0

Re: 鲁迅的“对家” 貌似说着说着有点扯远的味道 [文章类型: 原创]

说到“剽窃”,其实一直以来都存有疑惑.总感觉由于文字和句法的限制,在文学经历了如此长的一段时间发展,会存在着瓶颈.就好比假若以 春色 为题,古今中外写过此题的作者估计是如过江之鲤.能观察到的并展开联想的意象毕竟有限来着,很多时候看某一类型的作品,第一次觉着新鲜,但要是如此反复,多几次以后就会感觉麻木累赘.从前很多的类似“心灵鸡汤”的作品(写几个短句,然后更为文雅的还加以配图),咋看之下也会有触动.但随着时间推移,对此类文字也是产生了“免疫力”. 仔细思考一下个中原因,发觉与“剽窃”有着一定的联系。有些时候内蕴的情感也可以作为剽窃的对象,尽管会有细微的差别,但读多了总会被稀释淡化. 这也许就是我如果一直只看散文一类的作品,会慢慢觉得无趣的原因吧.

而小说相对来讲即便是有“剽窃”,但由于篇幅较大,在这个时候作者的驾驭能力还有思维层面上的铺展就会更为细腻,而且来得更为厚重。不少的题材需要与之匹配的阅历和解读能力。在高中阶段读的很多小说往往只能算是看情节发展式的阅读,一方面是缺乏当时时代背景的了解,这不是从简单一两段background里的陈述可以说得来的.所以大多都只能算作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而且过早的读名著(不少中学语文推荐系列的小说),个人认为其实可能实际意义不大.倒不如多读史,在有了一定的底蕴以后,可以留待以后做理科的脑子转不太快的时候,在慢慢来消化一些人类思想文明上的精华,在不短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把人生的前半段放在理学上,然后把人生的后半段放在文学里会是很有优越性的选择.

闲扯开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开始理解那些文字洗尽铅华后的简练.大胆猜想一下,应该是大师更多是想要表达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很多时候灵光的产生不会维持太久,这样就需要用最简单的文笔来快速呈现.也许在普通人看来索然无味,但在有识之士眼里就成了丰富的宝山,那些普通的叙述往往能在某些时候迸发出澎湃的力量.

但读书来说,文史类不懂的占大部,能在当下的见识框架下找到能读懂的书就可谓是好书了.所以也不由得感叹,人的一生时间实在太短,记忆能力也实在太有限.要是书都能不懂的都先存在脑子里,能像解除封印一样随着时间往后推移时不时地解开几层意思,不住地产生顿悟该会是很美妙的事情.

只闻花香,不争朝夕。在理学的园子里,到处都是生的气息

发表时间: 2014-11-18, 21:33:40 个人资料

暴走迦楼罗


发表文章数: 202
内力值: 181/181
贡献度: 547
人气: 38

Re: 鲁迅的“对家” [文章类型: 原创]

借鉴模仿很正常,人说话还是跟前人学的呢。但这个得有一个度,超过一定程度就可以认定为剽窃。说的好听点叫山寨。

中国的很多作品大多是剽窃。而且剽的很没水平。

发表时间: 2014-11-19, 05:04:37 个人资料

大漠孤狼


发表文章数: 58
内力值: 98/98
贡献度: 254
人气: 19

Re: 鲁迅的“对家” [文章类型: 原创]

这个事件上接北师大事件,下接三一八惨案,鲁迅与陈源彼此攻击论战,冤仇很深。

抛开背景,但论剽窃事件本身,我倒觉得鲁迅的《小说史略》相关部分更符合剽窃的定义,而凌淑华的小说反而轻一些:因为前者是学术著作,后者是文学创作。

对于学术著作,只要你参考借鉴了人家的观点或证据而不加说明,那么很难逃脱剽窃的指责;而对文学创作,假如参考借鉴别人的叙述结构,而用自己的语言来重新演绎,那么是不是剽窃就很难说了。毕竟文学创作,语言文采本身对小说的成功与否来说,占得比重很大。

我看鲁迅的《小说史略》相关章节脱去剽窃嫌疑的可能办法,是去调查当年(1924)学术界的实际状况:比如,是不是注明参考文献已成通用做法。假如当年这条标准执行的并不严格,那么鲁迅也可借此脱去剽窃嫌疑。如果当时这些标准已经被很多人执行了,那么也只能按剽窃对待,哪怕他是鲁迅。

对于陈源,以前读《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时就有个感觉,这个哥们行文太啰嗦颠倒了。就以主贴为例,他举出了莎士比亚把别人的故事化腐朽为神奇来说明天才的借鉴不能看做剽窃,那么他是把凌淑华看做莎士比亚,把契诃夫看做那不入流的小说家吗?凌淑华虽然是当时不错的女作家,可与契诃夫相比,谁是“马口铁上镶的金刚钻”,“牛粪里插的鲜花”,不也很明显吗?看他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行文,感觉有点秀逗。不过考虑到他是在为未婚妻辩护,倒可以理解。

对于论战,我觉得已经脱离了讨论与辩论,着眼点已经不是事件本身的真伪,而是对对方的杀伤力了。可比拟为法庭上律师之间的对抗,只是论战争夺的是中间观战者。敌方无法争,己方无需争。

发表时间: 2014-11-19, 19:19:00 个人资料

卢昌海


发表文章数: 634
内力值: 401/401
贡献度: 1762
人气: 130

Re: 鲁迅的“对家” [文章类型: 原创]

确实,以文字而论,鲁迅的“对家”们都远不及他,啰嗦是其一,另外幽默性也差些,就连提倡幽默文学的林语堂,以幽默而论也不如鲁迅那与尖刻浑然一体的巧妙的幽默——当然,或许只是个人口味。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发表时间: 2014-11-19, 19:54:16 个人资料

星空浩淼


发表文章数: 378
内力值: 343/343
贡献度: 2653
人气: 332

Re: 鲁迅的“对家” [文章类型: 原创]

我感觉林语堂是“显幽默”,鲁迅是“冷幽默”。

印象最深的是鲁迅用诗讽刺大学教授翻译出错(一教授把“银河”翻译成“牛奶路”;另一个教授把“半人半马面”翻译成“半人半牛面”),鲁迅为此作诗曰:

教授杂咏

可怜织女星
错嫁马郎妇
喜鹊疑不来
迢迢牛奶路

真是绝了:-)

发表时间: 2014-11-20, 01:12:04 个人资料

卢昌海


发表文章数: 634
内力值: 401/401
贡献度: 1762
人气: 130

Re: 鲁迅的“对家” [文章类型: 原创]

当然,鲁迅的“对家”中也有看了其文字后仍觉不堪,甚至更觉不堪的,比如"狂飙社"的高长虹、向培良等。这些人如祥林嫂似地反复宣称自己同情鲁迅的衰老,意在帮助鲁迅进步,等等,一篇文章倒有半篇在意淫自己对鲁迅的"溺爱"。以浅薄后辈之身拼力做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赚取道德至高点,并以此掩饰观点的薄弱。这种类型的恶心辩论者今天仍不时可见(属于可直接拖黑的那种)。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发表时间: 2014-11-24, 15:12:27 个人资料
您尚未登陆 | 用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