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吗?

新用户注册 | 用户登陆 | 刷新
论坛嘉宾: 快刀浪子 XXFF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世界是一吗?


如果这篇文章能够激发起大家对哲学问题的一些兴趣,本文的目标就算完成。哲学是我的业余爱好, 断断续续看看,文章写得并非一定很专业化, 只是一种探讨,如有不妥之处, 也望大家指正。

首先想说的是:文章主要是借助他的一些观点来讨论世界本源问题(即通常所说的终结答案)。他在很多文章中表明是一位还原论者, 哲学上的还原论有几套版本,最通常的版本就是“物质无限可分”版本。温伯格所持的还原论是认为我们的世界最终是由“一套基本的物理学定律”来决定的,甚至关于人的精神灵魂也可以从中获得答案,他这种态度和倾向确实是非常明显的。一些其他的物理学家则更为谨慎,只是就物理谈物理,不作延伸。

“万有理论”的观点使我立即想起了西方哲学书中通常所说的“世界是一”那句话, 如果初读这句话,你会非常困惑,恰如电灯泡在大脑中反复闪亮:

“世界是一(世界=1)
世界是一 (世界=1)
……”

经常碰到此类的哲学词,反复推敲也没有答案, 信乎还是不信乎?与哲学的距离就这样产生了。我们的哲学教科书更是属于“写满了最明白答案”的老师, 但最终是大家“没感觉”,而且还不知道自己没感觉。所以哲学在大众中遇上不幸也不算意外。哲学对社会的影响仍然使很多人困惑, 哲学是通过潜在的思维方式来影响社会:流行在“当时”的思维方式已是如此大众化,以致于习惯成自然,但有些思维方式可能会对当时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而哲学的真正任务是“返看”和“探路”,这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历险。不过在此提醒一下,如果没有很大的精神承受力,不要轻易去尝试,带着兴趣看看是可以的。

好, 扯远了几句, 我们还是回到“世界是一”这句话, 究竟什么是“一”?

我们先从一个故事开始.
不知是从前还是现在,有一个贪玩的小孩, 他在风景奇幻的山路中边走边唱, 渐渐忘了回家的路, 小孩非常着急,忽然有一座庙在远处依稀可见, 小孩好奇地走进了庙里,里面真的好安静, 很多木像在那里一动不动,一位白发老人坐在板凳上, 正在雕刻着木头,小孩觉得很好玩, 就上去问那位和善的老人:“老爷爷,庙里这些木像是哪里来的?”老人一听,指着地上的木头笑着说:“他们正躺在里面,我正在把他们找出来。”

听完这个故事后,我们就可以买一张重返古希腊的船票,去西方哲学的发源地看看。那已是两千年以前的事了,雅典城里的哲学门派真是目不暇接,各大学派几乎全到齐了。大家在一起就世界本源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世界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着实困扰了大家太久,雅典城的居民也非常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是数”,而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万物皆流”,大家争来争去,无法达成共识,最后只好进行了初步总结:如果认为世界具有两个本源,则是二元论;如果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源,则是一元论。

持一元论观点的哲学家中,影响很大的是来自埃米亚城的巴门尼德, 他认为整个的宇宙可以归结为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 多样性和变化只不过是一种幻觉。巴门尼德以树的成长来论证这一问题[2]:

“刚开始时门外的院子里并没有树,但是有天无意我们播下一粒松树籽,慢慢地它长大了, 一棵松树就产生了;但当它死亡了以后, 它就不复存在了。这里一个逻辑的困难就出现了, 那就是我们刚开始说树不存在, 然后又说他存在, 接着我们又说他不存在, 即存在者不存在。所以说世界的变化是一种幻觉!”

他竟然认为整个世界的变化只是虚幻!这一观点几乎要被口水淹个半死,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在研究数学的同时也对世界的一般性问题进行思考.他们坚持认为“世界的运动以及变化”都是确实的,眼睛没有欺骗我们。坦率地说,这种观点谁都想得到,这一学派真正不同凡响之处在于认为变化后面存在着数学的规律。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巴门尼德有位相当了得的弟子芝诺,他在反驳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运动和变化问题的悖论,即芝诺悖论[3]。这些悖论的提出使毕达哥拉斯学派很难给出圆满的回答。这件事也真正使古希腊人意识到这个世界非同寻常的奇特性。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12, 19:45:35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续上] [文章类型: 原创]

巴门尼德学派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柏拉图,在柏拉图哲学中,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另一个是实际世界。周遭实物世界是如此变幻无常,什么才是本真的存在?事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柏拉图当时在田野中散步思考的问题。
棕色的马,白色的马,弛骋千里的好马,还有俄罗斯伏尔加河那匹可怜的老马,想到这么多形态各异的马,柏拉图伯伯很不耐烦,觉得应当概括和上升一下:把它们统称为“马”岂不是更好!“马”这一概念就作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了。什么是理念世界?一言以蔽之,即概念世界,一个由概念组成的逻辑化世界。理念世界没法直接看见,只能靠我们的想象和思考(即通常所说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这时,柏拉图轻轻嘘了一口气:哲学的任务不就是努力去把握这一由概念组成的世界吗?都说“世事无常”,我偏说“理念世界才是常”,这就是世界真正的本体。理念世界才是根本,实际物质世界只不过是它不同时刻不同空间的影子。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概念化”压缩,世界由此变成了“一”,此“一”当然非数学上的“1”,而是作为整体的“理念世界”。变幻无常的物质世界只不过是其投影。
但在这里需看到,理念世界比实际世界重要,理念世界(form)与现实世界(stuff)分离,这是柏拉图的一种预设[4] 。中国古代哲学走的是另一条路子,作为本体的“道”与实物世界并不分离,用金岳霖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道既是stuff, 又是form ,是“stuffed form”。

大家知道,这个“拎不清”的世界存在着一些基本矛盾,比如共性/个性,物质/意识(主体与客体)等面对矛盾的两极,如果认为世界是一,就需把这矛盾两极统一起来。即“统一性法则”。其中蕴含着“首要性”的问题,即矛盾对立的两方究竟何者更重要?高海清先生[5]曾对传统西方思维方式有一很好的阐述:单极化的两极思维,先把问题两极化,然后再寻求单极的本源。既使是Marxism学说也有这种特点。
从静态的角度看,“一”就是世界可以归结为一个本源;而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就是同一化单极化的过程。这是大家对事物的一种共识,或者是对世界终极答案的寻求。上面那个故事说的就是人类对“本源问题(本体)”的寻求,不过更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子。

寻求本源问题的答案似乎能给人类的心灵带来稳定性的大地,因为万事万物都可从中找到原因。在西方哲学十九世纪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 “绝对统一性”成为哲学发展的追求方向。由于面对的问题不一样,不同流派对“一”有不同的描述,这里初步总结一下:

亚里斯多德(传统逻辑)—同一律(A=A)是最根本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万物皆数
基督教—上帝,天国(与现实世界相对应)
莱布尼兹—单子
洛克和休谟—经验
黑格尔—辩证法的绝对统一性
叔本华—意志
培根(启蒙运动的推动者)—理性,知识
弗洛伊德(心理学)—潜意识(人行为的动因)

这种同一性的思维方式也深深影响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我们通常分析事物的结果和原因时,其实也是在找同一性(规律,关联),由结果反推原因, 由原因引出结果.。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12, 19:48:27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续上] [文章类型: 原创]

时间的脚步不自觉跨入了十九世纪。以“进步”和“发展”为口号的启蒙运动在不断推进,一切似乎都很乐观,科技的代言人“理性”实际上已经取代了“上帝”。欧洲人征服大自然和世界的号角早已响彻云霄,那号角声极为嘹亮。
但是,事情似乎在不断出错了,当时的欧洲竟然与“虚无”和“Meaningless”狭路相逢了[6]。启蒙运动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这是一场反对中世纪黑暗统治的伟大运动啊,何错之有?它追求“进步”和“强大”很好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现代主义”观念。
“虚无先生”怎么会冒出来?一般我们碰到这种情况,肯定会说“别想太多了”,但是还是在出问题,先是叔本华的“悲观”,然后罗丹的“行走的人”,再就是卡夫卡的“变形记”等等。启蒙运动最后会如中宣部所说的那样,最后一定能排除万难越过障碍走向胜利吗?弗罗伊德的学说初步否决了这一“革命的乐观精神”,最后是几乎摧毁整个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一片废墟上,人们开始查找原因。意外找到了帕斯卡尔、克尔凯廓尔、尼采那里(记住这些名字真是让人头痛),不幸中的万幸,他们还在历史中。他们究竟在说什么?

启蒙思维的代言人“理性”存在着问题!“理性”门派和当年的柏拉图门派一样,也是在把世界概念化,并应用这些概念,通过实验验证,寻求外界实体和人的客观规律, 不过理性门派较之于柏拉图, 他们认为“世界的运动以及变化”都是确实的。如果用“理性”这把尺子来衡量世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自然就是自然,人就是人”,真是井然有序,真是太好了。但是,好是好,人和大自然(主体与客体)却在不断分离。闲暇阅读西方哲学时,一个很有趣的发现是:尽管大部分当时的西方哲学家们总在试图走“同一”之路,基本矛盾的两极却经常分裂(二元对立)。比如上帝与人,世界太平时两者相处很好;但社会一旦分崩离析,上帝还能给受尽创伤的人类安慰吗?Believe it or not?

理性在面对大自然时尽管非常Power,当它越过界限,试图把人也概念化本质化,结果是人的抽象存在。具体的人在何处?按照单极化的两极思维方式,人的“喜怒哀乐”实际已无价值,也没有什么意义,差异性和多样性也在被“抽象掉”。理性一方面在吞噬着人的“感性世界”,另一方面由此得出的“社会客观真理”也在成为当时社会伦理体系中的基础。由此,各种力量(科技、经济、政治等)都在试图超越人,支配人,当时的欧洲还能太平吗?

存在状态的荒诞,使得哲学家们重新发现了时间。时间不就是年、月、日、秒吗?不,这只不过是一种空间化了的时间,这还是“同一性”的思维方式。他们认为:时间对每一个人是不同的(柏格森),人性并无先天的本质,而是由存在的境遇和选择来决定的,即存在先于本质,这就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的基本思想。“个体的人”第一次出现在克尔凯廓尔的书上,客观规律性对“个体”所面临的生存困境经常不起作用,一种“异”的思维方式在西方出现了,多样性差异性变得不能回避。

战后德国兴起的法兰克福学派,其代表人物是霍克海姆和阿多尔诺等,他们并通过对二战的反思,对各大流派的思想作了重新梳理,在“多样性和差异性思维”的路途上继续进行开拓,他们希望在主体与客体间建立一种“交流”关系,这是一种彼此并立但又相互交流的“星丛(无法忽略个体的集合体)”[7],其中的差异性因素偶然性因素不可约化。世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本源的“一”,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二”(二元论)。按照他们的这一理路,自然得出了惊人的结论:

“世界 > 2”

“世界>2”意味着“世界是多样的”。这确实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在我们的教科书中,要么就是物质决定意识,要么就是意识决定物质,再就是二元论,反正总是在“一”和“二”之间转来转去。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形而上”的路途并非那么简单,也不是说任意假设一个本源就可以[8]。

非同一性思维有什么用?实用主义者总会这样提问。其实一个多元的、个性化但又相互交流沟通的社会模式已经展现在眼前。现代逻辑也以非同一律(A非A)揭开了全新的篇章; In the life,许多是非恩怨,谁又一定能从中找到“规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12, 19:51:06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但这与本文开始讨论的Weinberg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对万有理论的追求, 即认为我们的世界是由一套基本的物理学定律来决定,实际上这另一版本的“世界是一”,精神,思维和物质世界的谜底都在其中显现,这一观点回溯于古希腊时代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 并在启蒙运动的思想中得以进一步发扬。它代表了这样一种真理观:真理是普遍性的概念性的客观性的知识体系。从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 这种世界观对人性的伤害并不容小视..

更进一步说, 人类的科学理性思维真的就能完全“客观”描述大自然的事物吗?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同样是困难重重。

概念是我们认识事物的“assistant”,我们天天都在用它来界定事物。为了方便和实用,它需要有确定性[5]。但有人却对此提出了疑问:一个方桌有四个角,我们往往认为四个角是桌子的“固态”属性,概念一旦指向事物,便瞬间凝固了。如果我们从平行于桌子的角度看去,它就只有两个角或三个角,不再是方形,可见“一个方桌有四个角”这一似乎精确的科学表述却并不精确[9]。可见桌子的“属性”还是无法脱离观察者,我们说“方桌是方的”只不过是对物体的其中一种描述,它有没有意义,当然有!但只是事物魔方的一个侧面。也许你会说,我们用一个概念集合来描述事物,而且抓住主要特征,不就行了吗?这一问题等价于这样的想法:科学分析式的语言描述可以穷尽“外界的事物”,或者说不遗漏事物的主要方面就成。但是还是不行!

“我们所看见的事物”是我们的眼睛与外面事物的“共谋”,人类的眼睛本身就是一种“眼镜”,它或许也在偷偷地加工着“外界的事物”,把原先本不属于桌子本身的属性添加了进去,比如说我们是“桌子是蓝色的”,但事实上蓝色是“外界光线”照在桌子上,是人的大脑里的output。“蓝色”并不是桌子本身的属性,而是人、桌子和环境的共同产物。非常“客观”的语言使我们走入了认识的歧途!换言之,假如我们有天换上了一双“猫的眼睛”,桌子还是以前所见的“那样”吗?

那些在荒原上站立的树,一阵南方的风吹来,树的摇曳和响声是其自身的表达。一年又一年,那些一圈又一圈增长的年轮在叙述说他与时间的对话。叶子和形状,不都出自是太阳、雨水和土地的孕育。时间、土地和阳光早已成为树的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物,与人与环境无法分离,互为介入,互为关系。
“完全客观的真理观”显得捉襟见肘,“凝固的实在”也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事物是在“关系”和“环境”中表达自己。

世界不是一, 还隐含着这样一种认识:即通往“世界迷宫出口”的途径不只是“科学”唯一,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等都是通往世界深处的途径。

条条大路通罗马,或许不是唯一的罗马,也不是唯一的路。

参考文章:
1.温伯格, <仰望苍穹-科学反击文化敌人>, 2004
2.斯通普夫,菲泽,西方哲学史,2005,中华书局
3.林可济, 申先甲, <科学悖论集>, 1998,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希尔贝克,伊耶,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2004,上海译文出版社
5.高海清,中西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质,人文通识讲演录(哲学卷),2007, 文化艺术出版社
6.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杨照明,艾平译,1999,商务印书馆
7.章本照, 走出辩证法绝对同一性的阴影,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 2000,17(5)
8.谢永康,形而上学批判的不同路径,哲学研究,2005.11
9.胡军, 哲学是什么? 2002, 北京大学出版社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12, 19:54:17 个人资料

快刀浪子


发表文章数: 484
内力值: 333/333
贡献度: 4224
人气: 1000

客栈长老论坛嘉宾学术成员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写这篇文章看来花了不少时间,先支持一下。


::“我们所看见的事物”是我们的眼睛与外面事物的“共谋”,人类的眼睛本身就是一种“眼镜”,它或许也在偷偷地加工着“外界的事物”

这些都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完全客观的真理观”显得捉襟见肘,“凝固的实在”也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事物是在“关系”和“环境”中表达自己。
::世界不是一, 还隐含着这样一种认识:即通往“世界迷宫出口”的途径不只是“科学”唯一,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等都是通往世界深处的途径。

我不相信上面的观点。
认识这个世界还是要依靠科学的力量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熔万物为白银。

发表时间: 2007-08-13, 11:02:49 个人资料

学佛学科学


发表文章数: 224
内力值: 189/189
贡献度: 1873
人气: 278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回复littlebird兄:
明天我这个离家五个月的不孝子要奉母命回家了,所以我就暂时没机会拜读你的哲学文章了。下次一定会来详细研读。
我最近补习了一下“佛学常识”,已经粗略看完了赵朴初先生的《佛教常识答问》,此书写得极好(个人观点),作者以一个严谨的学者作风和一个在家佛教居士身份来写佛教常识,写得客观!我欢喜赞叹!真的如编辑者的前言所说的是“小题大作”的好书呀。尤其是问答式的写作手法,使得很多佛学概念常识连贯起来,看起来是行云流水的。 你以前提出的诸如如何来理解“空”与“有” 如何来处理好“空”和“有”的关系 赵先生都在书中作了很好的“简单”的说明解释 而且所涉及的佛学术语都是在你前面看书时让你预先掌握了的。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这本书?
我接下来是要重新看陈兵教授的《佛陀的智慧》与印顺法师的《佛法概论》
我也看一点 科学哲学 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的 写得还不错(我”这么“说是因为以前对人大出的书有偏见)。以前(大一)看他们出版社出的 经济学著作 看了几章就想扔掉 几乎“全是”数学公式的堆砌 什么导数与边际成本……而且还不如高等数学中讲得清楚 对经济学的本质的东西似乎被公式盖过 以至我认为 经济学 莫非就是“这样”!后来看了美国人的书 方才知道 经济学“原来如此”尤其是 格里高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那书真的写得好 严格讲不能用好来形容应该是“亲切” 那是一个经济学家在给一个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学生面对面的谈心 他娓娓道来 谈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基本常识 以及与自己有关的经济现象 虽然也有数学公式但都给出了经济学的本质内容而且让你心领神会 他叫你不要担心 “这些概念 那些公式”现在一时不能理解 他会在哪一章 为你讲得更清楚。我一直想把这本书学完 奈何只学到前面四章 因为很多“杂事干扰”到目前为止还是未与曼昆先生“交谈”下去(当然这主要是自己的懒惰)

I may be wrong and you may be right,and by an effort,we may get nearer to the truth .(Popper)

发表时间: 2007-08-13, 13:04:09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感谢昌海兄浪子兄佛佛兄:),其实偶从昌海兄,季侯风兄,sage兄,星空兄,gauge兄,Omini兄等等那里偷学了N次方物理数学方面的knowledge,心里其实还是很感激客栈的,萍踪的文章太不通俗易懂了,我还是够不着:).不过这或许是刚刚开始.也对我以前给客栈带来的烦恼表示谦意:(

由于我这几天太忙了,给浪子兄的回复我在家好好准备一下,明天或后天来详细回复:)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14, 04:42:43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先向kanex兄就上次的事表示道谦,我不应该那样:)

下面就回复浪子兄的提问吧,回复非常长,望大家能耐心听我的"胡思乱想":

1.“我们所看见的事物”是我们的眼睛与外面事物的“共谋”,人类的眼睛本身就是一种“眼镜”,它或许也在偷偷地加工着“外界的事物”

**这些都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

据我所了解,这些并不先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其实洛克(英国经验主义)早就有了这样的思考,他认为事物有两种属性:"第一种属性"说的是体积,硬度,形状,这是事物真正的性质;"第二种属性"说的是声音,颜色,气味,这是人为附加的,并不是事物本身真正的性质.

后来的康德把洛克的这一"idea"进一步发展,他认为我们的心灵并非是"被动的镜子或容器",而是在主动 "shape" 外界的信息,外界事物究竟是"什么样"我们不清楚,在康德哲学的"认识论"部分中,有一个关键词就是"物自体".物自体会随着我们的"大脑或心灵的眼镜"而发生变化.加上他的"二律背反"思想,他完成了第二次哲学革命.

我在文章的最后几段其实就是从他们的这一观点出发,然后进行外推(也不一定就对),"事物的本质"与环境与人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但是文章还没写完,只写了一半,但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了,以后希望能进一步完成(争取半年内),下面主要写什么?主要就是围绕我自己的困惑,在文章中我说,"事物的本质与环境与人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那好,真正的"个体"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经常必须假设"个体",这样的假设在什么条件下是成立的,这种假设究竟损失了什么?带着这一困惑,最近几天深夜抽空看了欧阳莹之的<复杂系统理论基础>,这是一本物理和哲学相结合的书,她竟然也谈了这一问题.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16, 08:58:31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续上第一个问题)

确实我们可以如浪子你所说的,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表述认识"事物颜色"的过程,但是我仔细想了一下还是有区别.有什么区别?
先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看一幅画,每个人的看的"结果"并是一样,画家看这幅画与我们看这幅画一定大相径庭,也就是说每个人,由于经历和学识的不同,在"shape"外界事物时,有时确实会不一样,"个体性"在这里就会凸现.

而科学认识"事物颜色"的方法是强调的是"认识过程的共性".

由这一问题,忽然想起微观世界中量子力学的主体和客体关联的问题,尽管量子力学中的哥本哈根学派也强调"观察者"(可能是人,也可能是测量仪器)对"系统"的干扰问题,但是那些"观察者"很难说是真正的"人",因为他们始终强调的是测量过程的共性,最终只能归结为"仪器",尽管测量以后可以一定的概率得到某一本征态,但是"概率"仍然是一种"客观概率",而不是象贝叶斯先验概率那样含有"个体的主观性"在其中.

这就是说:哥本哈根学派中"主体和客体相干扰"的问题,最终实际可归结为"客体与客体相干扰".当然量子力学我学得目前还比较浅,不敢妄断,以后继续深入看吧,只是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16, 09:32:25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完全客观的真理观”显得捉襟见肘,“凝固的实在”也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事物是在“关系”和“环境”中表达自己。
::世界不是一, 还隐含着这样一种认识:即通往“世界迷宫出口”的途径不只是“科学”唯一,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等都是通往世界深处的途径。

我不相信上面的观点。
认识这个世界还是要依靠科学的力量

--------------------------------------------------

我自己也特别喜欢数学物理,喜欢科学带给自己非常神妙的感受.我也承认从目前来看,科学是认识自然最power的方法.
但是科学确实也不是万能的,文章当中我也提到了,它是把自然界"物质化","客观化",这本身就是一种假设,一种视角.
目前脑科学研究中运用量子力学和非线性机理来研究思维,这种新颖的思路应当大加鼓励,但是能不能最终揭开"精神之谜",却不应当仓促下结论.

究竟什么是事物或人的"本质"?
如果用科学的视角来看的话,肯定是"原子"或"电子",但我觉得这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现实中我们也很少会采用这种思维.
就当你眼前有一片树林吧
如果一位画家来看,他们认为的"本质"是树林的影子,疏密等
如果一位农夫来看,他们认为的"本质"是这片树林究竟可以当柴烧?
...............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16, 10:25:18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最后对文章的阅读还要作一说明:

文章当中谈到了"非同一性"思维的问题,很可能大家会有这样的困惑,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太过提倡"非同一性"思维方式,那不就是一盘散沙,大家整天争来争去,标新立异,那社会还怎么"keep peace",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样来自Frankfurt学派的哈贝马斯(又是一个使我自己也头晕的名字),完全理性是有缺点,但完全非理性的社会就更加难以使人幸福,既然很难找到绝对正确的理性,那就寻求其他替代性的理性方案,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理性"的方案,在交流沟通中寻求对世事不同侧面的思考,用我们的话说,实际上就是"和而不同".

文中还提到了"进步"的问题,这也并非是说不要进步,大家都不求上进就好,这样也不大对头.文中真正的意思是社会"进步"当中还是要去考虑社会中"具体的人"悲欢苦乐,这也非常重要."进步"是一种宏大叙事,而具体的人是一种微小叙事,真正健康的社会是把两者结合得很好.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16, 10:48:30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这些天太忙了,只能偶尔来客栈看看了:),也不知浪子兄是否满意这样的回答.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16, 10:53:38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我昨天在运动场边跑步(千万不要忘记锻炼身体),突然一只足球掉在我的头上.
这时我想起以前我的好友对我说的话:感情的力量还是要比理性大,由此就基本否定了浪子兄"科学认识自然的力量最大"的断言.
比如说让萍踪兄在下面二者选其一:"love"或者说"科学",萍踪兄估计会毫不犹豫地选择"Love"^_^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18, 00:39:31 个人资料

大漠孤狼


发表文章数: 623
内力值: 361/361
贡献度: 6528
人气: 648

论坛嘉宾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感情的力量还是要比理性大,由此就基本否定了浪子兄"科学认识自然的力量最大"的断言.

对于支配一个人的行为来说,情感的力量确实常常大于理性;并且只有情感才能让我们感动,理性只是让我们较好的作某事,并不涉及对目标是否正确的评判。在认识自然方面,我认为理性是唯一的途径,甚至包括认识“情感”本身。情感是没有认知能力的。

发表时间: 2007-08-18, 01:18:20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不幸打断了大家对梨花诗的"谈天说地",希望有兴趣再把浩瀚星空兄的贴子顶上来:)

请大漠兄原谅,由于各种事情都要奔忙,过了几天才来客栈回复你的贴子:(

其实,我们在认识世界时,感性(我在贴子中误写了"感情")和理性又如何能截然分开?我认为很难区分的."心灵"其实很难从中"过滤"掉的,而得到完全客观的认识.

王阳明有一段很有趣的话,他的一位朋友指着山上的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对这段话我好几年都甚感困惑,心外怎会无花?花又如何会在我们心内?

就在去年,我偶尔看电视时,一位青年哲学学者谈文化时,提到了这段话.他在电视上朝下看了我一眼,然后一语而下:"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说心外无花."

仅是此一语,梦中人豁然开朗:心外是有花的,但花并不是完全在心外!也正是我的"心灵"与"眼睛",此花的"颜色"才显现起来.即你与心外之物"共同创造"了这一世界.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20, 08:14:01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我们再来重新看科学的基本假设(又来挖大家和我自己的墙脚了^_^):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让我们站在客观世界的对立面,来研究其规律和组成.

我也认为我们在物理数学上所发现的规律是很有价值的,否则我们的辛苦全白费了:(.但是,这只是"客观化视角"下的规律.

在前面我们看到了"完全客观"的假设尽管可以使我们见证了现代科学的叹为观止,但是环境生态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还有就是数字化生存?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些问题就迫使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科学上"完全客观"的假设.

那"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假设也存在着问题吗?

这一点大家并不是很难想到:可能存在着精神意识吧,是的,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这样的表述很难把问题引向深入.我们换一种表达方式吧:

世界是物质的,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周围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又是运动的,世界有一套固定的规律来决定的.这不是我们学教科书反复教给我们的好吧,就算教科书上说得是对的.

但是"创造(creation)"何在? 大地万物,生生不息,如果仅仅是"机械的" movement和分子原子的排列组合,世界只不过还是静态的固有的结构,那是很难说有创造的.大漠兄和kanex兄,Julian兄的本质差别只不过是分子电路和基因排列的不同而已,我想肯定没人会相信.

通常所说"没有生命感"的物质世界究竟是如何创造出生命的,又怎么会出现精神和意识的?这一条路太难以走下去了.

有哲学家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思路,比如怀特海和柏格森等(还要感谢以前m86小妹的介绍,但是她难以坐下来细看,所以她并没有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怀特海和柏格森等认为:或许是我们自己弄错了,是我们自己先把世界预设为"无生命的物质",把我们的精神意识与外界物质完全抽离.然后把物质往下细分,不过还是没有"life"感觉的原子或者说夸克等.才使得世界变成没有生命意识的钟摆式宇宙物质模型.

仅仅写到这里,肯定有很多问题,只是一种讨论吧,并不作确定性的结论,注意主贴中的"世界是一","世界是多样的"等观点都不是一种确定性的结论,它只是提供看世界不同的视野:)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20, 09:35:12 个人资料

快刀浪子


发表文章数: 484
内力值: 333/333
贡献度: 4224
人气: 1000

客栈长老论坛嘉宾学术成员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这些天太忙了,只能偶尔来客栈看看了:),也不知浪子兄是否满意这样的回答.

回复很长,谢谢你的回复。有时间再讨论吧

ps:我比较赞同大漠兄的观点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熔万物为白银。

发表时间: 2007-08-22, 05:23:57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呵呵,"写实主义"根深蒂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22, 23:56:47 个人资料

Julian


发表文章数: 72
内力值: 132/132
贡献度: 812
人气: 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既然littlebird老弟说到我,我也回一两句吧

说到“世界是一”的问题上,我也重新考虑了一下,认为世界不是“一”。这一当然是指组成宇宙的单元只有一个,或者说一元论。如果组成单元只有一种,那可以理解为所有单元的性质都是一样的,那如果这样理解,那单元相邻的个数也应该一样,如果是这样,那整个宇宙要么就空白一片,要么就密集得难以想象。于是想单元是可以存在不同相邻的个数,也会随时间变化。但这样我就不认为这些单元持有共同的性质了,从这个角度我看到是多。
然后“世界是一”的另一个方向是,宇宙本来就是浑然一体,我们的分析分解只是为了我们去理解个别,也就是将事物分开来看是一种主观的看法。每个个体其实都如水流中的一滴水,生死也就是水滴的聚合和消散。从这个角度看,我又看到一。
这些看法我用了比较简单的描述,同样其他人看了也会有其他的想法。因此对于现在,我觉得讨论世界是一还是多为时过早。

“世界只不过还是静态的固有的结构,本质差别只不过是分子电路和基因排列的不同而已”
我是认为世界是动态的,但如果说出来就很虚,我只说说思考的出发点:今天的你不是昨天的你。
就拿规律来说,你使用的规律好像没有变化,但我们都随这宇宙在变,恐怕今天的规律已经跟昨天不同,但因为我们的变化是整体性,因此在我们眼里,规律并没有变化。但这种说法虚到如上帝说一样,我在之前也没有说过就是了。但这想法也不是空穴来风,我们空间也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稳定,这在科学中也是有发现的。

至于本质差别上,就个体而言的确如原子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但事实因为这些排列方式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性质。就以金和碳为例,其本身结构使两种元素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金表现为惰性,碳表现较为活泼。这两种元素也因为这个区别后者成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举个例子,两根木头结构一样或者相似,那两根木头都必定没有思想,如果有一根木头有思想,那这根木头必定与另一根不同。
本质与表现是一一对应的。

"没有生命感"的物质世界究竟是如何创造出生命的。
我在以前的文中已经说过了我的看法。其根本就是在某个趋向下复杂化的必然结果。生命必定为那些始终不能一直维持状态的元素及其其化合物形成,生命也会因为自身极不稳定的性质而进一部进化出具有控制自身内部和外部物质的机制,意识和思想只是目前为止该机制的最高形式。但因为人仍然极不稳定,进化发展之路艰辛而漫长。

发表时间: 2007-08-27, 05:31:51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Julian小弟,过几天来和你详细讨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8-28, 22:35:26 个人资料

Julian


发表文章数: 72
内力值: 132/132
贡献度: 812
人气: 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littlebird老兄
也说不着讨论,我有时也很忙,你回我也可能无法抽身马上回

发表时间: 2007-08-29, 05:10:03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我是认为世界是动态的,但如果说出来就很虚,我只说说思考的出发点:今天的你不是昨天的你。
就拿规律来说,你使用的规律好像没有变化,但我们都随这宇宙在变,恐怕今天的规律已经跟昨天不同,但因为我们的变化是整体性,因此在我们眼里,规律并没有变化。但这种说法虚到如上帝说一样,我在之前也没有说过就是了。但这想法也不是空穴来风,我们空间也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稳定,这在科学中也是有发现的。

--------------------------------------------

你上面这些观点和波普尔的思想有类似之处,波普尔认为物理定律很难被永远证实是对的,只能被证伪,也就是说从一种静态的宇宙结构向动态转变:)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9-03, 00:59:17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说到“世界是一”的问题上,我也重新考虑了一下,认为世界不是“一”。

-----------------------------------------------------

再回Julian小兄,你的这种反驳也是有道理的,事实上如果世界皆归于"一",那么就会继续追问,这个"一"又从何处而来,即一条无穷的因果链.这种追问相当于:如果说存在着世界的"真理",那这一"真理"又由何来决定?

两千年前,老子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就提出了"有生于无".
用"无"来中断这条因果链.而西方直到存在主义思潮兴起后,才意识到了"无"的概念的重要性.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9-03, 01:09:47 个人资料

Julian


发表文章数: 72
内力值: 132/132
贡献度: 812
人气: 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回littlebird兄
其实动态的宇宙本身也是很难被证实是对的,证明动态宇宙等于使用有限去证明无限一样,即使证明局部动态也还是无法证明全宇宙动态,更何况现在还处于静态宇宙观。在静态宇宙观现阶段去讨论动态宇宙无疑于讨论神的存在,但我仍然坚持动态宇宙观的理念,其坚持来源于“无穷”的定义,因为“无穷”的定义是一个动态定义,因此我相信无穷的宇宙也一样是动态的存在。

我认为将世界皆归于"一",是人的一种“懒惰”的愿望。如果世界是“一”,那了解世界将越来越简单,而不像现在学科分支越分越细,知识量越来越大。掌握了“一”就无需像现在学那么多内容,就可以掌握宇宙了。但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这“一”的存在,我也认为这“一”也是无穷,人或者更高级事物要继续存在就必须不断探索,没有探索结束的时候。

最后,从概念上说,无生于有,你要知道“有”才知道“无”。至于老子说的“有生于无”中的“无”是指还未感知认知的客观存在。其实也是“有”,但因为“还未感知认知”,所以称呼为“无”。在我眼中,既然“有”都未证实,那何从谈“无”,所以我认为不应以“无”去称呼“有”,不然导致交流的误解甚至逻辑的混乱。

发表时间: 2007-09-03, 05:50:46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静态的宇宙结构向动态转变

--------------------------

上次匆忙中写错二字,应为"静态的理论结构向动态转变"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9-04, 20:11:38 个人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863
内力值: 310/310
贡献度: 3683
人气: 42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既然“有”都未证实,那何谈无?

----------------------------------------------

回julian小弟:

我也不大喜欢这种空谈,对于"有"的问题,我在上面已经说过我自己的观点,心外是有物的.从物理学的角度说,问题主要是:物理学究竟探讨的是"真实的自然世界",还是"与意识有关的自然世界?".两派观点的争论是非常激烈的,目前还没有答案.也正因为后一种观点,信息概念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所能得到只是大自然事物给我们的一些信息.

好了,开学了,得过一段时间再来讨论了:)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真是很惭愧,偶就是那位问路人

发表时间: 2007-09-05, 00:40:31 个人资料

Julian


发表文章数: 72
内力值: 132/132
贡献度: 812
人气: 0

Re: 世界是一吗? [文章类型: 原创]

物理学究竟探讨的是"真实的自然世界",还是"与意识有关的自然世界"

————————————————————————————————————————————
“真实”和“与意识有关”并不矛盾。
因为研究“与意识有关的自然世界”不等于不是在研究"真实的自然世界";
而研究"真实的自然世界"的物理学和探讨必然“与意识有关”。

如果有争论,恐怕争论的是物理学究竟探讨的是不是"真实的自然世界"。
我是认为物理学探讨的是"真实的自然世界"。
这里的人也如此认为,不然也不会讨论世界是不是“一”了。

既然有共识,我也不罗嗦了。

littlebird兄,好好享受校园生活吧,出来工作像我这样上班一族可就没有那种机会了。

发表时间: 2007-09-05, 05:14:28 个人资料
您尚未登陆 | 用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