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发觉有很多人在讨论哲学,有仰看哲学的,也有俯视哲学的。
首先,哲学这个名字,可能本身就充满了含糊和矛盾,所以,有如此多的不同的意见和逻辑上的纷争,也就不足为怪了。我想,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对哲学的独特理解,也就是局限于某几个哲学家的学说和思想,为什么这么说呢?用Wittgenstein的话说吧,大意如此:一本不朽的哲学著作,就像一位佳人一样在等待着她梦中的良人的出现,不是人选择书,而是书选择了人,书在等待,等待着能理解这本著作核心思想的人出现,这种理解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何谓“理解”,我私人觉得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印证”,为什么会如此呢?以我个人为例,一本哲学著作能否吸引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本著作中的看法和观点是不是与我曾经有过的一些闪念相符合;我开始喜欢Heidegger,并不是因为现在的Heidegger热或者拿他的晦涩当时髦,而是Heidegger关于“人之死”的阐述深深的打动了我,还有他的关于生活的一些相当浪漫的想法令我感动,我最初接触Heidegger,并不是他的《存在与时间》,而是《通向语言的道路》和《荷尔德林的诗》,这样的著作,如果还不能打动我,就说明我已经“死”了,我这个人可以忽略不计了。当然,这样的思维习惯或者说个人情调,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足够宽广的扩充自己的哲学视野和概念知识,但是,我心甘情愿的接受了这种习惯,在我看来,一个人是凭深刻而不朽的,而不是广博,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昙花一现的广博而平庸的哲学家,在这个形容词和褒性名词泛滥的时代,我宁愿用“思考者”或者“思者”来称呼Wittgenstein这类的真正的哲学家。
再来说波普,我觉得他误解了Wittgenstein。我去读波普的著作也是因为Wittgenstein。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Wittgenstein的拨火棍》,里面讲了波普和Wittgenstein的一个分歧:何者能谓哲学的真正问题?波普给Wittgenstein的感觉是愚蠢,Wittgenstein给波普的感觉是狂妄自大。关于这场著名的争论,后来哲学界传说波普是最终的赢家,就像玻尔与Eienstien之间的争论,霍金与Penros之间的争论一样,好象都公认了最终赢家是前者,后两者我不管,但是对于波普和Wittgenstein之间的争论,我觉得这个定论下得很不明智,我把这样的定论叫做哲学中的“乌鸦语”,把那些持此定论者叫做“哲学乌鸦”,他们根本就不是哲学中的“奥卡姆剃刀”,只会下结论,我诅咒可恶的结论!就是一些可恶的偏见阻拦了我们的视野,大家只知道罗素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数学家,却不知道与他合著逻辑原理的怀特海才是真正的哲学大家,他倡导的过程主义以及他对哲学空间中的一些事件(不是事实)论述,那才叫深刻,罗素只能望其项背。大家读一下怀特海的著作就知道了。当然,在这里也是说的一些我个人的意见,更准确的说是面向世界的一些开放的思的临时的结果,它自然可以成为一些新的思之过程的起点,所以它不是结论。
不再多说了,一言难尽。我最后想提一下,我想在这个哲学版开一个讨论哲学的系列,主要是讨论Wittgenstein的思想,当然肯定有辐射,我只是想论证,真正的哲学思想是认真的面向思的过程的临时性的产物,而认真的“面向思”这一行为是一条艰辛的道路的起点,他开启了人们久已悬隔的通向澄明和启悟的大门,因而值得认真和严肃的对待,于是也带来了她的神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