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镜 厅 (人物传记论坛) ->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May 19, 2024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用户登陆 | 刷新

henring

发表文章数: 159
武功等级: 罗汉拳
     (第七重)
内力值: 176/176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今年是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辞世10周年,也是“1+2”成果发表40周年,在中国
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不久前召开的纪念陈景润的座谈会上,与会的院士
和专家学者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依然站在
最高峰,尚无人超过”。

然而,让大家感到焦急忧虑的是,当年曾经“感动中国”的陈景润精神,却
在当代缺失了。贡献与精神——这几乎是4个小时不间断的座谈会上最为集中的
主题。因此,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院士说:“座谈会的意
义已经超越研究院、数学界,涉及整个中国学术界。”

作为数学家,他代表一种成就

1966年5月,陈景润在《科学记录》上宣布他证明了“1+2”,该成果得到国
内外数学界的公认,被称为陈氏定理。1978年,徐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哥德巴赫猜想》一文,使陈景润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式人物。

在“1+2”发表40周年、陈景润逝世1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启铿作
出了这样的评价:“陈景润的工作无疑是出色的,比我们这一代的数学家都好得
多。他的‘1+2’工作至今是一个世界纪录,保持了几十年,没有被打破。那是
很不容易的事情。”

一位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说过,费马大定理是人类思维的极限,是人类的思维
能力不能解决的。但是怀尔斯把它解决了。然而,哥德巴赫猜想却仍然没有解决。
陆启铿说:“我个人认为,似乎哥德巴赫猜想比费马大定理更加艰难。陈景润的
工作距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解决只有一步之遥,然而,这一步比登天还难。自那
时起,哥德巴赫猜想仍然停留在陈景润的地方。”

那天的座谈会共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到场,他们是王元、吴文俊、陆启铿、
杨乐、陆汝钤、丁夏畦、马志明、严加安、林群、崔俊芝、郭雷。

在场的专家认为,陈景润的工作不仅代表中国数学界的高峰成就,也代表了
一种优良的传统。根据吴文俊的回忆和王元在一些文章和著作中的讲述,解决哥
德巴赫猜想的意向最初由华罗庚提出,华罗庚曾说:“哥德巴赫猜想真是美极了,
现在还没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它。”在华老的工作基础上,1955年和1957年王元
先后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3+4”、“2+3”;1962年,山东大学的潘承洞与
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分别独立证明了“1+5”; 1963年,王元与潘承洞等合作证
明了“1+4”。

华罗庚曾对王元与潘承洞的突破感到由衷的喜悦,但他说过:“最使我感动
的是‘1+2’。”

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小山说:“这是团队工作的结果,是一场接力
赛。”吴文俊说:“我们在数学方面有这样一种共同攻关的传统,国内应该对这
一传统加以重视、学习和发扬。”

“我还记得,1996年3月18日晚上,王元和我到北京医院看望陈景润院士。”
杨乐说,“那就是我们在他生前见到他的最后一面。虽然陈景润离开我们已经整
整10年了,但我觉得他在数学上、解析数论上曾经达到的高度,对中国数学来说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国际数学界的同行们长时间地认为,陈景润的这项工作
是非常艰难的,难得简直不可思议,至今对这项成果的评价都非常高。”

作为科学家,他代表一种精神

除了他卓越的贡献外,陈景润最让人怀念与感动的是他的精神。崔俊芝说:
“他是张劲夫老院长所说的‘安钻迷’的典型。”读过《哥德巴赫猜想》的人都
熟悉这样一种场景:在一个6平方米的小屋中,陈景润坐在小板凳上,把床当做
书桌,完成了中国数学界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文革”后,当他的事迹发表出
来,几代人受到这种精神的感召,立志向数学、向科学的高峰进军。杨乐说:
“这样的例子,我自己就能轻松地数出20个左右,他们都是改革后涌现出的科学
家,在学术上有重要的贡献。他们见到我时曾说,是陈景润的事迹和精神影响他
们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马志明说:“陈景润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非常之大,我们当时对他的崇拜
比现在的追星族还深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数学家王友德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
不知道哪个大学的数学好,只知道陈景润是厦门大学毕业的,我就报了厦门大
学。”

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周向宇到数学所做研究生时,陈景润已经生病了,当时考
托福出国的风气影响很大,他看到陈景润在盛名之下,依然带病工作、继续努力,
明白做数学还有许多可以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报考托福。

杨乐说,“我觉得陈景润的成功并不在于他有特别的天赋或他比别人更加聪
明,而在于他长期的勤奋与努力、坚持和刻苦。今天,在陈景润逝世 10周年之
际,我们纪念他、学习他,不仅因为他对中国数学所作的贡献,还因为他长期坚
持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在今天的新形势下,要发扬这种精神。”

纪念,为了继承

在陈景润身后10年,我国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科研环境产生了变化。然而,
他的那种精神是否被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了呢?

严加安说:“陈景润一辈子只发表了几十篇论文,而现在有的博士在毕业后
没几年就发表了80多篇论文,可以想见,现在的学风问题有多么严重。”在谈到
学术界存在的浮躁、浮浅、浮夸这“三浮”现象时,严加安提出了警告:“这种
风气是非常危险的,如不及时重视并加以纠正,老师浮躁,学生跟着浮躁,学生
成为老师后,又将浮躁传给学生,这样传下去,毁的不只一代人。”他说,问题
的根源在于管理评价体制和政策导向,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这个问题。

马志明说:“我刚读研究生时,华老(华罗庚)的一句话对我影响非常大:
‘早发表、晚评价’。我觉得现在没有人提了,实际上我们应该这样,像陈景润
早在1966年就发表了‘1+2’的工作,直到现在人们对这项工作的评价还是最高
的。而现在很多工作还没有发表就开始评价了,这真是违背了科学的规律。”

在丁夏畦看来,“重在坚持,不受干扰”是陈景润在数学上作出重要贡献的
原因。他说,回忆一下陈景润的科研历程,在那样强烈的外界干扰下,取得这么
大的成绩,简直是个奇迹。我们现在的研究工作也受到许多干扰,但这种干扰与
陈景润受到的干扰不同,现在是个人评奖、评基金的干扰等。但不管怎样,我希
望今天的研究人员,以陈景润为榜样,集中精力、不受干扰。

“太急是出不了大成果的。”崔俊芝说,“出成果靠‘急’是急不出来的,
要老老实实地干活。管理部门要努力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让那些有‘安钻迷’
精神的人能够坚持下来。”

正如马志明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杨乐认为,虽然现在的大环境
比较急功近利,但研究院的风气还是很好的。这种好风气就是得益于从老一辈的
数学家华罗庚、吴文俊、冯康、关肇直到陈景润、张广厚等数学家传承下来的优
良传统。

杨乐希望年轻科学家学习陈景润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长期坚持必定会在
某个方面有所成就。纪念陈景润先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很好地发扬这种精神,
最终使得我们成为国际上的数学强国”。

继承,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

中科院数学院副院长陈敏说:“我们面临一个非常矛盾的环境,像既要营造
宽松的环境,又要高标准地达到评估要求的矛盾;还有出精品与出大众化产品的
矛盾,现在的评估以论文数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而精品则是我们更需要的。没有
精品,在世界舞台上就没有话语权,也得不到尊重。”

然而,对于未来他却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有优良的传统,同时有一批青年
科学家已经站到国际学术界的舞台上。在研究院,无论是院士还是年轻学者,大
家都非常踏实、低调,专心学问。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了,整个研究院的
风气是学问第一。”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王跃飞说,在以陈景润为代表的老一
辈数学家的精神鼓舞下,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不断前行。从2000 年开始,研
究院晋升研究员采取国际评审的办法,请数位国外在相关领域内较有名望的教授
进行评审。而国内在晋升研究员或教授方面,采取国际评审的单位目前还很少。
我们的一些优秀科研人员在相关领域已成为国际上的领军人物,并有一批科研人
员在国际重要学术机构担任重要职位。例如,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主席、国际数
学联盟执委、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理事、国际知识与系统科学研究会副主席、
国际逻辑学会理事等。

王跃飞说,“我们现在的学科布局更加全面、研究方向更加前沿。以前,我
院仅在一些点达到很高的位置,现在逐渐在面上整体提高,不断攀升。”

高小山补充说:“比如,在控制理论方面,我们有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创
新群体;在数学机械化方面,吴文俊先生建立的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
‘使几何定理机器证明得到复兴’,将其‘从自动推理一个不太成功的领域变为
最成功的领域之一’;在运筹管理的研究方向上,陈锡康先生20多年来坚持做粮
食产量预测,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而且在实际效果上做得非常好,平均误差
只有2%,远高于美国、法国农业部的预报准确度。”

在基础数学方面,周向宇举例说,在数论方面,算术几何是一个主流方向,
按海外同行的评价,研究院在这个方向上已经凝聚了一批一流华人数学家,已经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另外,在动力系统方面,已经解决了国际上一些非常重要的
问题。在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方面,还有很多杰出的人才做出了很好的工作。

因此,王跃飞说:“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

--


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闭眼……


发表时间:2006-08-09, 03:30:04  作者资料

萍踪浪迹

发表文章数: 1983
武功等级: 深不可测
内力值: 645/645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此文明显是针对Yau对歌德巴赫猜想的评论。
一个数学问题,难不难与重要不重要是不一样的概念


漫漫长夜不知晓 日落云寒苦终宵
痴心未悟拈花笑 梦魂飞度同心桥


发表时间:2006-08-09, 10:53:59  作者资料

西门吹牛

发表文章数: 469
武功等级: 空明拳
     (第三重)
内力值: 416/416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萍踪兄可能想复杂了,这是一个会议记录性质的报道,跟纪念陈景润10周年相比,试图搞个活动来“针对Yau”是微不足道的。上面记录的那些会议发言,主要强调陈景润钻研科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对当今学术世风日下感到痛心,而对他的工作评价在我看来是就事论事没有故意抬高。这篇文章讲的东西是很有道理的。

的确,一个数学问题,难不难与重要不重要是两回事,但搞科学不能太功利,人人都去钻研热门,最后就没有“热门”了,因为每一个热门最开始都是从冷门偏门开始,一项研究在开始的时候,无法估计它将来可能会有什么用途,但我们还是要去研究,把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动力置于追求“实用”的功利主义之上。


一舞剑气动四方,天下英雄莫能挡
形踪飘忽疑无影,冷面郎君傲雪霜


发表时间:2006-08-10, 01:47:30  作者资料

gage

发表文章数: 466
武功等级: 空明拳
     (第三重)
内力值: 415/415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陆启铿说:“我个人认为,似乎哥德巴赫猜想比费马大定理更加艰难。陈景润的
工作距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解决只有一步之遥,然而,这一步比登天还难。自那
时起,哥德巴赫猜想仍然停留在陈景润的地方。”
=============================
这一步也太大了些。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黎鸣的工作距四色猜想的最终解决只有一步之遥,然而,这一步比登天还难。”


多普勒:你们都是红眼病。
拉马克:多发帖就能够提高灌水技术,这是可以遗传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02:07:40  作者资料

gage

发表文章数: 466
武功等级: 空明拳
     (第三重)
内力值: 415/415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一位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说过,费马大定理是人类思维的极限,是人类的思维
能力不能解决的。但是怀尔斯把它解决了。
=========================
看来费马大定理是哲学家思维的极限,是哲学家的思维能力不能解决的。


多普勒:你们都是红眼病。
拉马克:多发帖就能够提高灌水技术,这是可以遗传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02:09:28  作者资料

gage

发表文章数: 466
武功等级: 空明拳
     (第三重)
内力值: 415/415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萍踪兄可能想复杂了,这是一个会议记录性质的报道,跟纪念陈景润10周年相比,试图搞个活动来“针对Yau”是微不足道的。
===========================
不一定哦。Yau很讨嫌的,在中国数学界。看看珠海会议就知道了。那帮人明着不说,暗地那个意思还是很明显的。


多普勒:你们都是红眼病。
拉马克:多发帖就能够提高灌水技术,这是可以遗传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02:12:04  作者资料

gage

发表文章数: 466
武功等级: 空明拳
     (第三重)
内力值: 415/415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我还记得,1996年3月18日晚上,王元和我到北京医院看望陈景润院士。”
杨乐说,“那就是我们在他生前见到他的最后一面。虽然陈景润离开我们已经整
整10年了,但我觉得他在数学上、解析数论上曾经达到的高度,对中国数学来说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国际数学界的同行们长时间地认为,陈景润的这项工作
是非常艰难的,难得简直不可思议,至今对这项成果的评价都非常高。”
===============================================
比杨乐同学做书上的习题是要难不少,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底下。


多普勒:你们都是红眼病。
拉马克:多发帖就能够提高灌水技术,这是可以遗传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02:13:28  作者资料

gage

发表文章数: 466
武功等级: 空明拳
     (第三重)
内力值: 415/415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今年是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辞世10周年,也是“1+2”成果发表40周年,在中国
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不久前召开的纪念陈景润的座谈会上,与会的院士
和专家学者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依然站在
最高峰,尚无人超过”。
==================
陈景润作为数学家确实是伟大的。
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依然站在最高峰,尚无人超过”---------只有请出郇山隐修会的大师牛顿,让他站在巨人陈景润的肩膀上,才有可能超过他。


多普勒:你们都是红眼病。
拉马克:多发帖就能够提高灌水技术,这是可以遗传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02:16:38  作者资料

gage

发表文章数: 466
武功等级: 空明拳
     (第三重)
内力值: 415/415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马志明说:“我刚读研究生时,华老(华罗庚)的一句话对我影响非常大:
‘早发表、晚评价’。我觉得现在没有人提了,实际上我们应该这样,像陈景润
早在1966年就发表了‘1+2’的工作,直到现在人们对这项工作的评价还是最高
的。而现在很多工作还没有发表就开始评价了,这真是违背了科学的规律。”
=============================
还是让马主席继承张恭庆杨乐等人的遗志吧。


多普勒:你们都是红眼病。
拉马克:多发帖就能够提高灌水技术,这是可以遗传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02:18:29  作者资料

gage

发表文章数: 466
武功等级: 空明拳
     (第三重)
内力值: 415/415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马志明说:“我刚读研究生时,华老(华罗庚)的一句话对我影响非常大:
‘早发表、晚评价’。我觉得现在没有人提了,实际上我们应该这样,像陈景润
早在1966年就发表了‘1+2’的工作,直到现在人们对这项工作的评价还是最高
的。而现在很多工作还没有发表就开始评价了,这真是违背了科学的规律。”
=============================
还是让马主席继承张恭庆杨乐等人的遗志吧。那要等到死了才评价。


多普勒:你们都是红眼病。
拉马克:多发帖就能够提高灌水技术,这是可以遗传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02:18:49  作者资料

gage

发表文章数: 466
武功等级: 空明拳
     (第三重)
内力值: 415/415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高小山补充说:“比如,在控制理论方面,我们有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创
新群体;在数学机械化方面,吴文俊先生建立的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
‘使几何定理机器证明得到复兴’,将其‘从自动推理一个不太成功的领域变为
最成功的领域之一’;在运筹管理的研究方向上,陈锡康先生20多年来坚持做粮
食产量预测,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而且在实际效果上做得非常好,平均误差
只有2%,远高于美国、法国农业部的预报准确度。”
===============================
不知道吴文俊让机器到底证明了什么?他那个也敢叫人工智能?
中国的预测难道没有事后的修正?我们家收多少水稻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不知道有几千万户人家和我们类似。


多普勒:你们都是红眼病。
拉马克:多发帖就能够提高灌水技术,这是可以遗传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02:22:20  作者资料

henring

发表文章数: 159
武功等级: 罗汉拳
     (第七重)
内力值: 176/176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可惜陈同志出生在一个错误的国度中……并且在一个错误的年代中,一错再错。


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闭眼……


发表时间:2006-08-10, 05:24:06  作者资料

那一剑的寂寞

发表文章数: 148
武功等级: 罗汉拳
     (第六重)
内力值: 171/171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现在的数学界就是需要Yau这样的人,在中国这个地方,不采取一些“贱”的手法,很多事情是做不成的,这有点像前苏联,当然Yau还没有Kolmogrov那样伟大,现在的数学界像一盘散沙,一点都不团结,只是天天想着在窝里斗。
陈景润的工作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恰好我读过他的论文,也恰好知道一点点解析数论的东西,我觉得陈的方法是到顶了,确实是天才的构造,不出什么新的奇遇,很难有新境地。


发表时间:2006-08-10, 07:07:29  作者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658
武功等级: 龙爪手
     (第三重)
内力值: 306/306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不要以陈景润为名挡住后面的优秀人才,陈景润是很不错,但是他生前在中国被承认也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中国的优秀人才其实很多,但都是被一座座"新权威"挡住了,被落后的教育体制扼杀了,

我们要努力前行,但再也不要走"新权威"那条路了.对于新一代中国科学家,民主意识的培养极为重要.

真诚向"庞加莱猜想"完成临门一脚的中国新一代数学家们表示敬意:)


我们都在行走, 日出日落,看着远方的帆船,看着孩子们骑着车在田野上欢笑,回家原来是那样好!

为文理融合而努力; 为学科交叉而努力;
更为缩短心灵与心灵的距离而努力, 那怕这只是一瞬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07:30:48  作者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658
武功等级: 龙爪手
     (第三重)
内力值: 306/306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西门吹牛说得很好:)


我们都在行走, 日出日落,看着远方的帆船,看着孩子们骑着车在田野上欢笑,回家原来是那样好!

为文理融合而努力; 为学科交叉而努力;
更为缩短心灵与心灵的距离而努力, 那怕这只是一瞬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10:06:48  作者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658
武功等级: 龙爪手
     (第三重)
内力值: 306/306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搞科学不能太功利,人人都去钻研热门,最后就没有“热门”了,因为每一个热门最开始都是从冷门偏门开始,一项研究在开始的时候,无法估计它将来可能会有什么用途,但我们还是要去研究,把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动力置于追求“实用”的功利主义之上。

---------------

说得非常好


我们都在行走, 日出日落,看着远方的帆船,看着孩子们骑着车在田野上欢笑,回家原来是那样好!

为文理融合而努力; 为学科交叉而努力;
更为缩短心灵与心灵的距离而努力, 那怕这只是一瞬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10:10:32  作者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658
武功等级: 龙爪手
     (第三重)
内力值: 306/306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我希望马主席等不要开什么纪念会了,还是先组织一个数学聚会,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坐下来,象哈佛大学数学系一样,仔细倾听一下朱熹平和曹怀东的研究思路.

请问这样的工作国内做了吗?请问你作为数学学会主席,有没有或者能不能搞懂别人的证明?

偶很怀疑


我们都在行走, 日出日落,看着远方的帆船,看着孩子们骑着车在田野上欢笑,回家原来是那样好!

为文理融合而努力; 为学科交叉而努力;
更为缩短心灵与心灵的距离而努力, 那怕这只是一瞬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发表时间:2006-08-10, 23:52:53  作者资料

萍踪浪迹

发表文章数: 1983
武功等级: 深不可测
内力值: 645/645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他们开会又不是针对Zhu和Cao
而且即使完全弄懂他们的证明,又能够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超越陈吗?


漫漫长夜不知晓 日落云寒苦终宵
痴心未悟拈花笑 梦魂飞度同心桥


发表时间:2006-08-11, 09:54:56  作者资料

gage

发表文章数: 466
武功等级: 空明拳
     (第三重)
内力值: 415/415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请问这样的工作国内做了吗?请问你作为数学学会主席,有没有或者能不能搞懂别人的证明?
==========
为什么人人都要去读他们的论文,300页,容易吗?读了有什么用?帮他们找出漏洞?这个方向对于研究者而言基本已经 over 了。其实本来念 Perelman 的论文,然后写出一个完整的证明,这是一件很不合算的事情。因为功劳基本还是 Perelman 的。


多普勒:你们都是红眼病。
拉马克:多发帖就能够提高灌水技术,这种本事是可以传递的。比如看到这个帖子的人可以马上学会这一高技术。


发表时间:2006-08-11, 11:48:53  作者资料

龙门镇

发表文章数: 27
武功等级: 野球拳
     (第三重)
内力值: 101/101

Re: 陈景润凭什么“依然站在最高峰” 转贴



阅,钦此。


发表时间:2006-08-16, 12:04:27  作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