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观星楼 (自然科学论坛) -> 量子力学中的因果律与上帝之所以掷骰子(2) May 13, 2024

量子力学中的因果律与上帝之所以掷骰子(2)

用户登陆 | 刷新 本版嘉宾: sage yinhow

星空浩淼

发表文章数: 1743
武功等级: 九阳神功
     (第五重)
内力值: 617/617

量子力学中的因果律与上帝之所以掷骰子(2)



受sage兄的直接启发,我试图把他的回答内容通过实例发挥,来详细化一下。不当之处,还请各位纠正。

让我们考虑计算Compton散射过程的S矩阵,在树图近似下,要考虑两个可能的过程贡献:
1)电子先吸收一个光子,然后再释放一个光子;
2)电子先释放一个光子,然后再吸收一个光子。

由于S矩阵对应几率幅而不是几率本身,这两个过程之间的相干叠加项,对最后的跃迁概率也有贡献。对于某个给定的(“单个的”)Compton散射过程,只要上述1)和2)之间的相干叠加存在,我们就不能问这单个的散射过程到底对应上述过程1)还是过程2)——这如同双缝衍射实验中我们不能问粒子到底经过哪一个孔一样。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中间的虚电子运动是超光速的也没有关系,从一个观察者到另一个观察者,最多上述的1)和2)对换,而不会产生任何问题。这就是说,荷共轭对称性(“量子力学中的因果律”那个帖子中谈到了S.Weinberg举的例子),再加上量子力学本身的相干叠加规律,使得粒子的超光速运动不会产生任何问题。只要类空间隔下对易子为零,就不会产生可观察意义上的悖论问题。

As long as everybody has an consistent causal history locally——正如sage兄所说, 只要不产生悖论,类空过程就可以存在。因此,经典力学中的因果律与量子力学中的因果律有些不同,前者很机械地认为因果顺序不能颠倒;而后者认为,只要不产生悖论,因果顺序是无关紧要的——事实上,在量子力学中,由于量子力学效应或一些内在对称性,有时候我们根本就无法到底区分谁是“因”、谁是“果”!此时谈论“因果顺序”是没有意义的。也许,上帝之所以就是掷骰子的,量子力学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属于随机的、而不是因果的,其原因就在于此。


One may view the world with the p-eye and one may view it with the q-eye but if one opens both eyes simultaneously then one gets crazy


发表时间:2006-08-06, 23:06:15  作者资料

传真

发表文章数: 8
武功等级: 野球拳
     (第一重)
内力值: 78/78

Re: 量子力学中的因果律与上帝之所以掷骰子(2)



to浩淼兄:

浩淼兄双缝干涉的比喻确实让小弟茅塞顿开的感觉,应该就是这样,这和问电子从那边过一个道理,根本不是问题。


发表时间:2006-08-07, 09:13:27  作者资料

星空浩淼

发表文章数: 1743
武功等级: 九阳神功
     (第五重)
内力值: 617/617

Re: 量子力学中的因果律与上帝之所以掷骰子(2)



呵呵!谢谢传真兄!

有人看并愿意去理解我写的肤浅之作,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在过去的岁月里,昌海兄和sage兄给了我不少很实质性的帮助。


One may view the world with the p-eye and one may view it with the q-eye but if one opens both eyes simultaneously then one gets crazy


发表时间:2006-08-07, 09:58:40  作者资料

星空浩淼

发表文章数: 1743
武功等级: 九阳神功
     (第五重)
内力值: 617/617

Re: 量子力学中的因果律与上帝之所以掷骰子(2)



“这如同双缝衍射实验中我们不能问粒子到底经过哪一个孔一样”
-------------------
更正一个笔误:应该是“双缝干涉实验”。

主帖所言,带有主观想当然成分。不过,尽管里面可能有不少bug和表达不准确之处,也许大致方向是对的。

另外,我对经典力学中的因果律的说法未必准确,比如广义相对论中好像提到,只要不形成类时闭合线,就不会产生因果悖论。


One may view the world with the p-eye and one may view it with the q-eye but if one opens both eyes simultaneously then one gets crazy


发表时间:2006-08-07, 23:05:07  作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