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站长主页 -> 繁星客栈 -> 墅 园 (小说故事论坛) -> 如果我在家,我的父母就一定不会饿死 May 19, 2024

如果我在家,我的父母就一定不会饿死

用户登陆 | 刷新 本版嘉宾: bertie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658
武功等级: 龙爪手
     (第三重)
内力值: 306/306

如果我在家,我的父母就一定不会饿死



崔琦(1939-)

[转文]

在崔琦的成长历程当中,母亲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出身富户的母亲王双贤虽不识多少字,但这并不影响她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广远见识和博大胸怀,她深知教育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意义,不管生活多艰难,都坚决要求孩子们读书,崔琦的3个姐姐崔颖、崔珂、崔璐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先后大学毕业的,成为当时轰动方圆数百里的特大新闻。



1949年,崔琦从新宝镇石桥区高皇庙高小毕业了。但是由于当地没有中学,崔琦只好辍学在家。在此期间,他曾和大姐崔颖一起在范庄村妇女识字班教书,受到了学员的欢迎和好评;


可是两年过去了,当地依然没有成立中学,这可急坏了崔琦的母亲。1951年母亲毅然决定让他到外地读书。但是,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父亲觉得他再过几年就是一个强壮的劳动力了,要把他留在家中务农。尽管这样,母亲还是从孩子的前途出发,执意要送他去香港读书,也正是母亲的坚持对崔琦一生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开辟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可谓命运的转折点。

在香港读书期间,崔琦由于语言交流不便及生活艰难等诸多原因,非常想念家中的母亲,两次写信要求回老家。母亲收到信后,坚定地鼓励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读书求学才是对父母亲最大的安慰。

他的父母最后饿死于“三年灾害”期间。

在他获得空前荣誉后,有一回记者问他:"你12岁那年,幸好离开河南农村外出读书,否则你就不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荣誉了."

崔琦平静回答:"如果我在家,我的父母就一定不会饿死。”


我们都在行走, 日出日落,看着远方的帆船,看着孩子们骑着车在田野上欢笑,回家原来是那样开心!


发表时间:2006-07-14, 10:32:50  作者资料

星空浩淼

发表文章数: 1743
武功等级: 九阳神功
     (第五重)
内力值: 617/617

Re: 如果我在家,我的父母就一定不会饿死



崔琦平静回答:"如果我在家,我的父母就一定不会饿死。”
--------------------------

除非他有天大的本事...否则他在家,只会跟他父母一起死于三年“自然”灾害。
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D造就的这种历史,都是绝无仅有的。


One may view the world with the p-eye and one may view it with the q-eye but if one opens both eyes simultaneously then one gets crazy


发表时间:2006-07-15, 00:27:21  作者资料

littlebird

发表文章数: 658
武功等级: 龙爪手
     (第三重)
内力值: 306/306

Re: 如果我在家,我的父母就一定不会饿死



五十年代中期,由于国内对西方的大门渐渐关闭,崔琦与国内的联系完全中断.

下面是记者对他老人家的采访:

  崔琦很容易迷失在自己的语言方阵里,有时要隔上一段时间才能为自己找到合适的词句。

  从纽约宾夕法尼亚火车站出发,列车在新泽西州秋天的原野上从容前进,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停靠在一个简朴异常的乡间小站。月台上的文字标记告诉我,我已经来到了美国物理学研究的学术重镇--普林斯顿。几乎没费什么周折,我就找到了崔琦日常办公的电子物理系大楼。早在来美国之前,崔琦就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我,他已经为这次采访提前预订了一间会议室,这一“特殊待遇”曾经让报社的同事们兴奋不已。“欢迎,欢迎!”身穿蓝色便装裤、上身套一件薄毛衣的崔琦伸过来的手有些冰凉,这个细节让我感觉崔琦的身体状况不佳,这一猜测后来得到了崔琦本人的证实。但物理学是一个需要自由想象空间的学科,大脑纵横恣肆的思辩张力显然有助于克服体能的不足。


  记者:您在1982年发现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无疑是相当陌生而又艰深的,您能不能用比较简单的语言向公众介绍一下您的发现?

  崔琦: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电线是传电的,半导体也是传电的,电子的发现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因此可以说我们对电子的有关知识已经掌握得比较全面了。而且,我们对单个电子的物理规律也了解得很清楚,但是我们对数以十亿计的电子的物理规律仍缺乏了解,特别是对它们在一些极端环境下的规律不很清楚。我所说的极端环境,是指很低的温度或很强的磁场等等。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就是指在超低温和超强磁场环境下,大量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并且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记者:那么您的这一发现到目前为止有没有在某些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崔琦:目前这一发现还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因为物理学这门学科通常都是先找规律,然后再讲应用,甚至将来是否应用也不一定(笑)。

  记者:做科学研究往往需要付出多年的心血,您觉得是什么原因让您一直从事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

  崔琦:我想如果你觉得做一件工作很有兴趣,你就会觉得有意思,而且工作也就变得简单了。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话,那就是我中学念书是在香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一般家长都希望你学工,因为学了工以后才有前途。那时候没前途真是没前途,因为不光是吃饭,什么都会成问题。现在不同了,机会很多,所以我想现在的年轻人可以稍稍照顾到自己的兴趣。

  记者: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比方说您自己的子女,您是怎么要求他们的?

  崔琦:我对他们没有什么要求,我的两个孩子现在都长大了,一个是医生,一个在读历史。我想现在的年轻人,可以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不一定要有什么固定的轨道去走。

  记者:我听说您有时在讲课时会引用一些中国经典古籍中的文句,您觉得中国古老的文化对您在物理学前沿的研究有帮助吗?

  崔琦:(笑)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说当然是有帮助的,但是具体到怎样帮助我的研究比较难讲,因为一方面我觉得自己是因为发现上的幸运,而另一方面的幸运则是来自我的经历,如我在中国出生、香港念书等等。
  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对我自己来讲,我个人体力有限。一方面还是像以前那样上课、带学生,另一方面,有时候感觉自己对社会有点用,比如现在我坐在这里接受你的采访(笑)。

 
  记者:您现在有没有计划再回中国看看?

  崔琦:我实际上一共去过两次北京,一次是在1979年,一次是在1984年,主要都是些交流项目。我很想有这样的机会再回中国看看,但是我对长途旅行比较担心。年轻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长途旅行没问题,但是自己现在身体不大好,对长途旅行的反应比较大。

  记者:根据您多年来的研究和经验,您觉得一个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取得成功?

  崔琦:我想做科学研究和做其他工作是差不多的,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或研究兴趣,要用自己的心力去做事情。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觉得永远不会厌倦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对我个人来说,做研究就像是一种宗教上的“感召(Calling)”,觉得自己应该做点对社会、对人群有点贡献的事情。我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常常感觉这种问题,比如说一个医生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但是自己却没办法做到。但实际上看得广泛一点的话,社会的进展不是那么简单的,而是各方面共同进步之后,整个人群的福利才能改善。

  记者:对于中国年轻一代,您觉得自己的人生经验有什么可以分享?

  崔琦:我个人比较相信“信”、“望”、“爱”三个字,也就是说要有信心、有爱心、有希望。我愿意告诉年轻人的是,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做事情。我特别想强调,我们中国在农业时代有一句话叫做“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做事,如果是做像我这样研究的,特别要自己领悟出每一个物理规律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不是光背或抄别人的。不能因为哪位名人说过或做过,就跟着照做,要自己去了解。我们以前传统文化比较注重背诵,我们100年前的考试都是八股文,做诗也是按照格式填进去,自己没有真正的了解。所以,我想一方面需要我们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又需要我们脚踏实地。


我们都在行走, 日出日落,看着远方的帆船,看着孩子们骑着车在田野上欢笑,回家原来是那样开心!


发表时间:2006-07-19, 10:53:47  作者资料

Track 10

发表文章数: 19
武功等级: 野球拳
     (第二重)
内力值: 93/93

Re: 如果我在家,我的父母就一定不会饿死



据我所知崔奇不会说几句汉语,这是他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悲哀


有那么几次
我都以为是自己

还有那么一次
我都看到自己了

其时啊
只是初遇
也就那么轻轻一瞥
我竟把我自己
同你看成一体了


发表时间:2006-07-20, 02:51:13  作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