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14-07-25 以来
本文点击数
34,235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2,129,641
昨日点击数 7,291
今日点击数 2,774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答《中国科学报》记者问 (之二)

- 卢昌海 -

本文是《黎曼猜想漫谈》一书获第七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的原创类金签奖后, 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的书面回复。 记者所发的报道为 卢昌海: 科普创作很困难也很欣慰。 此外, 本文末尾附有我的 获奖感言

问:您写了许多科普书, 您认为是什么原因这本书能获奖? 是与这个选题有关, 还是与您的写作方式有关? 《黎曼猜想漫谈》与您的其他书有什么不同?

答: 前两个问题的答案我无从确知, 只能说从吳大猷科普獎网站提供的 作品简介 较侧重于对写作风格的介绍来看, 也许是与写作风格的关系更多一些。

《黎曼猜想漫谈》与我最早的两本科普——《寻找太阳系的疆界》和《太阳的故事》——相比, 最大的不同是前者为 专业科普, 后两者为普通科普; 与新近出版的同为 专业科普 的《从奇点到虫洞: 广义相对论专题选讲》相比, 最大的不同是主题更单一, 故事性更强; 最新出版的《小楼与大师: 科学殿堂的人和事》由于是文章合集, 则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

问:《黎曼猜想漫谈》出版后可以说是好评如潮, 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与其他黎曼猜想的书有什么不同? 是不是可以说您的这本书是从科学史的角度来写的? 上次采访 时, 您提到写专业科普不会放弃公式, 这样的话会不会限制阅读人群, 如文科出身的读者尤其是国内的文科生?

答:《黎曼猜想漫谈》得到好评, 可能是因为 专业科普 不回避必要的技术细节, 从而能更深入地阐释主题, 并且能达到普通科普难以企及的明晰性。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 这是有吸引力的, 而且这种类型的作品目前还比较少, 可能多少也沾了点 “物以稀为贵” 的便宜吧。 此外,《黎曼猜想漫谈》穿插了很多数学家的故事, 这有可能起到了独立的吸引作用, 我曾见到有读者表示虽然一个公式都没看懂, 却还是喜欢这本书, 那大概就是因为喜欢那些数学家的故事吧。 从这个意义上讲, 虽然 专业科普 确实会限制阅读人群, 但《黎曼猜想漫谈》由于兼具了普通科普的一部分特色, 从而很幸运地挽留住了一部分喜爱普通科普的读者——虽然我不知道其中是否有 “文科出身的读者尤其是国内的文科生”。

至于《黎曼猜想漫谈》与其他有关黎曼猜想的书有什么不同? 我想最大的不同就是前面提到的 专业科普 色彩。 有关黎曼猜想的其他书大都要么是普通科普, 要么是专著, 介于两者之间的很少。

《黎曼猜想漫谈》以很大的篇幅介绍了黎曼猜想的研究历史, 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确实是从科学史的角度来写的。 不过更细致地讲, 该书的结构并非严格依照历史顺序, 而是首先作了逻辑上的划分——分为了破题、 数值计算、 解析研究、 拓展四个部分, 其中数值计算和解析研究两部分各自沿袭了历史顺序, 破题和拓展两部分则更多地着眼于对数学内容本身的阐释。

问:这本书不仅得到普通读者的认可, 也得到数学家的认可, 以您学物理出身来写一本数学科普书, 您认为这有障碍吗? 您是否认为, 科普书的写作不受专业的限制, 或者说有一定的理科背景就可以? 您写这本书历时 8 年, 除了有不受时间约束的原因, 是不是还因为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答: 如果要在数学以外举出一门与数学最接近的学科, 那应该就是物理了。 物理不仅用到大量的数学, 而且在逻辑严谨性上也是最接近数学的, 甚至还在历史上对数学的发展起到过促进作用。 因此《黎曼猜想漫谈》对我来说虽属 “跨界” 写作, 却只是跨到了 “兄弟” 学科上。

我写科普常怀有一个 “自私” 的意愿, 那就是趁写作的机会自己也学点东西。 有一句据说出自美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奥本海默 (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的弟弟) 的俗语说: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讲授” (the best way to learn is to teach), 对于不是老师的我来说, 最接近 “讲授” 的方法就是写作, 因此我喜欢写一些与自己专业相近但不同的题材, 以便能多学点东西。 我最早撰写的三本科普书有两本关于天文 (《寻找太阳系的疆界》和《太阳的故事》), 一本关于数学 (即《黎曼猜想漫谈》), 皆属 “跨界”, 虽各有各的缘起, 但希望多学点东西的意愿也对选题有一定的影响。

至于科普书的写作是否不受专业限制, 而只需一定的理科背景, 我的看法是理科背景对于 “跨界” 写作有很大的助益, 因为不同的科学分支有一样东西是共同的, 那就是 科学方法。 此外, 像物理那样的专业对一个人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是很好的训练, 这些都为 “跨界” 写作奠定了根基。 不过, 每个科学分支都有属于自己的知识积累, 这对于 “跨界” 写作是一种壁垒, 需要通过认真的学习来消除, 否则会有落笔就错的危险。 很明显, 与自己的专业相距越远, 知识壁垒通常就越高, “跨界” 的难度也就越大。 因此, 虽不存在严格的边界, “跨界” 写作的范围是有讲究的。 对于我自己来说, 之所以选择天文和数学作为 “跨界” 范围, 除了与物理最为相近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文和数学一直就是我最喜爱的学科之一, 原本就有一定基础。

写《黎曼猜想漫谈》历时 8 年, 主要原因在该书 后记 中有记述, 倒不是因为遇到困难, 不过困难确实也是有的。 最大的困难也就是刚才提到的知识壁垒。 虽然因专业相近及兴趣的缘故, 我在数学上有一定基础, 但《黎曼猜想漫谈》最后有关 “山寨版” 和 “豪华版” 黎曼猜想的部分还是涉及到了我以前不曾或很少涉猎的知识, 因此花了很多精力去学习。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 那部分从逻辑结构到内容编排都成为了全书中最独特的。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在自传中提到过他的一个习惯, 那就是在学一样东西时采用一个在学习过程中能随时印证的简单例子。 我在介绍 “豪华版” 黎曼猜想时也引进了一个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过的简单例子。 那部分内容发表后, 有读者 表示 自己原本 “最怕代数”, 总是搞得一团雾水, 但看我的介绍 “感觉就不一样了”, “立刻就明白了”。 王元先生扶磊先生 在书评中也对那部分内容给予了好评, 这些都是让我最感欣慰的。 一件事情往往做的时候越困难, 做成之后就越欣慰, 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吧。

附录: 获奖感言

以下为经出版社编辑提供给代为领奖者的获奖感言。 从事后的新闻报道来看, 代为领奖者的发言并未依照我的文字, 因此我把自己的获奖感言发布在这里, 作为 “official” 的版本:

《黎曼猜想漫谈》一书能获得以前辈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名字命名的科普奖, 我感到非常荣幸, 也非常高兴。 借此机会, 我要向为本书撰写序言的王元先生, 在撰写过程中为本书提供连载空间的《数学文化》杂志及主编汤涛先生, 为本书的出版付出心力的邹开颜女士及同事, 以及喜爱本书的所有读者表示最由衷的感谢。 最后, 请允许我将这份荣誉献给我的家人。

二零一四年七月四日晚写于纽约

相关链接

站长往年同日 (7 月 25 日) 发表的作品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