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访 问 卢 昌 海 个 人 主 页

除了自己的无知,
我什么都不懂。

-苏格拉底

 
信 息
 
 
 
All English Contents
作品列表 | 电子图书
站长简介 | 常见问题
版权说明 | 电子邮箱
 
统 计
 
 
 
自 2008-05-22 以来
本文点击数
13,084
自 2008-02-01 以来
本站点击数
32,137,588
昨日点击数 7,911
今日点击数 2,810

喜欢本人文字的读者
>>> 欢迎选购本站电子书 <<<

多难的春天

- 卢昌海 -

二零零八年的春天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多难的季节。 本文汇集了我对发生这个季节里的一些事件的评论。

关于媒体的公正性

三月份发生的西藏骚乱, 以及此后层出不穷的歪曲报道, 可能让很多人对媒体的公正性究竟在哪里产生了疑问。 本文对此稍作一些议论。

我认为在看待媒体的公正性时,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意识到: 依靠单一媒体的公正, 就好比依靠单一明君的民主, 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幻象。 世界上有很多不受政府控制的媒体, 但却很少有完全公正的媒体。 道理很简单: 政府只不过是有立场的团体中的一种, 而不受政府控制, 只不过说明媒体的立场可以与政府的不同, 但媒体也有自己的立场, 那种立场哪怕在多数时候能信守新闻道德, 在针对某些特殊事件时却仍有可能是不公正的。 此次的西藏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此次事件中, 中方禁止西方媒体进行采访, 无疑正象很多人分析的那样, 给西方媒体、 甚至给立场中立的海外观察者一个企图掩盖真相的印象, 削弱了中方本就极差的公信力。 但另一方面, 如果中方允许西方媒体自由采访, 它们会对这一事件给出公正的报道吗? 我个人是表示怀疑的。 哪怕事实真相无限接近于新华社的报道[注一], 西方媒体显然还是能轻易地找到很多 “证人”, 向他们提供中方 “血腥镇压” 喇嘛们 “和平示威” 的证据。 那些证据起码可以是录音证据, 而从那些媒体所展现的图片技术来看, 找到更 “铁” 的证据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时它们愿意报道什么, 完全取决于它们的倾向性。 而它们在西藏问题上的倾向性是不会因为中方允许它们自由采访就发生变化的。

这么说当然绝非暗示中方拒绝西方媒体对西藏事件的采访是有道理的, 而只是要说明自由的采访环境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公正的报道。 那么真正的媒体公正所依靠的是什么呢? 是立场各异的不同媒体组成的群体。 还是以西藏问题为例, 西方媒体在这一特殊事件上固然有比较系统的偏向性 (但也并非铁板一块), 但其它一些同样具有一定公信力的媒体 (比如新加坡的联合早报) 就有可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如果我们让所有的媒体都能自由采访西藏事件, 那么我们既会看到不利于我们的消息 (无论是真是假), 也会看到有利于我们的消息。 不利于我们的消息, 无论如何封锁也一定会有的, 而且我们越封锁, 就显得越心虚, 那些消息反倒会显得越有说服力, 一旦败露了也可以部分地赖在我们头上 (因为是我们不让它们得到真相的)。 相反, 有利于我们的消息如果只能取材于公信力低下的新华社, 则即便是真的也会变得软弱无力。 因此封锁消息是有害无利的事情, 这是此次西藏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嘲笑中方愚蠢的主要原因。 经常重复这种愚蠢的错误, 也是西方媒体敢于进行肆意的歪曲和过滤, 却不太担心丧失公信力的重要原因 (此次它们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公信力虽有损失, 但在它们所扎根的西方世界的形象并未受到大的影响)。

注释

  1. 我个人相信, 此次事件的真相 - 不包括对幕后人物的指控 - 的确接近中方的报道, 即所谓的 “和平示威者” 们采取的是暴力和血腥的手段, 而警方采取的则是克制的态度。 这个节骨眼上, 我相信中方所希望的是息事宁人, 以免破坏奥运气氛。 事实上, 我认为此次事件中中方最大的过错就是过于软弱, 这种政治性的软弱让无辜民众成为了牺牲品, 是严重的过错。

政治舆论间的 “鸡同鸭讲”

关心政治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 而且所需的耐心不仅是时间上, 而且也是智力上的。 就拿有关西藏问题的新闻来说, 有关各方的争论基本上是自说自话, 且不厌其烦, 通俗地说就是 “鸡同鸭讲”, 在几乎所有争论中都很难看到真正的智力交锋。

比如在中方与达赖的口角中, 中方一再要求达赖放弃暴力, 而达赖则一再重申自己反对暴力。 话说到这里, 照说双方的口头立场已然一致, 要想再争的话, 中方就该举出达赖支持暴力的具体证据, 以驳斥对方。 可实际上中方固然没有举证, 达赖也很默契地没拿举证来为难中方, 双方只是象八哥似的一个劲重复那几句的老话。 难不成中方握有证据却温情款款地给达赖留个面子? 又或是达赖很傻很天真地相信中方会在有证据的情况下给自己留面子, 从而不敢用要求举证来将对方一军?

同样的, 中方一再要求达赖放弃藏独的主张, 而达赖则一再声称自己不追求西藏的独立。 照说双方的口头立场也已一致了, 要想再争的话, 应该争的是达赖要求的自治与中方愿意提供的自治之间的具体差别。 可实际上双方仍在藏独与否这个老掉牙的标签问题上一再重复自己的老话。

还有就是中方一再表示, 并举出了证据, 说明在最近的西藏骚乱中闹事者使用了暴力, 而中方的处理则很克制。 照说一方既已举证, 要想再争的话, 对方 - 即西方国家 - 应该指出中方说法的错误之处, 或提供相反的证据。 可事实上在那之后, 西方国家的元首或新闻发言人在被问到西藏局势时, 仍跟背书似的重申希望中方不要镇压的立场。 当然, 在这件事情上很可惜的是, 如我在 前文 中所说, 中方犯了不让他人采访的策略性错误, 从而给对方忽视中方的举证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关于汶川地震

本文汇集了我对汶川地震的一些零星评论, 其中第一部分将评论它对时局的影响。 在这之前, 我想首先说明, 尽管我所讨论的是正面影响, 但这绝不能用来 justify 几万条生命的逝去。 “把坏事变成好事” 之类的流行语式是不能套用到这个场合的。 物质的家园毁坏了还可以重建, 甚至可以建得更好, 但逝去的生命却再是也无法追回的。 因此, 本文谈及的种种影响只是就事论事, 而非得失对比。

********

从时局的角度来说, 此次地震在无形之中化解 (或部分化解) 了前一阶段因西藏及奥运火炬事件所导致的中外情绪对立。 据报道, 此次震灾发生后:

  • 达赖及西藏流亡政府表示了哀悼。
  • 与大陆关系从未宽松过的陈水扁政府承诺捐赠二十亿新台币[注一]
  • 激进台独的台联党组织了少量捐赠。
  • 日本向中国派出了救援队, 虽因被准许进入灾区的时间太晚而未能救出生还者, 但全队向中国遇难者遗体鞠躬的举止令人感动, 并且获得了中国网民相当一致的赞许 (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 它说明尽管国家是很大的概念, 但这个信息时代里的国与国关系 - 起码就民间及短期的关系而言 - 有时是可以被少数普通人的行为所改变的)。
  • 美国参众两院均通过决议, 对汶川地震的遇难者表示哀悼。

此外, 据中方报道, 因 Jack Cafferty 的辱华言论而与全球华人对峙的 CNN 在震后第三天由总裁出面致函中国驻美国大使, 正式向华人道歉[注二]。 这些缓和事件的发生,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此次救灾的高速、 透明, 及所体现的人性及人道关怀赢得了较为广泛的好评。 另一方面, 与中国存在摩擦的各方也大都不希望与一个实力持续增强的国家持续对立。 最后, 但也许是最重要的, 是对生命的关怀在这样的非常时期里压倒了所有的政治岐见, 这是人类在经历无数战乱之后所形成的现代价值观中最具共识的部分[注三]。 除与上述国家或政治势力的关系得到缓解外, 中国自身也在此次救灾中显示出了空前的团结, 而且这种团结比前一阶段因西藏及奥运火炬事件所激发出的那种团结更具建设性。

当然, 从长远来讲, 上述各方与中方的矛盾, 及中方内部的各种矛盾都不可能因短期的缓和而得到真正的化解 (事实上, 即便在短期内, 这种缓和也只是相对意义上的), 但这些善意的行为有可能会在今后的交往中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

地震预报在每次地震之后都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此次也不例外。 汶川地震发生后, 海内外的媒体都提到曾有人预测过这场地震。 对此, 我的看法是在目前科学界尚无可靠手段预测地震的情况下, 即便曾有人作过事后看来比较准确的预测, 要想事先判定那些预测的可信度依然是非常困难的。 历史上虽有过准确预报地震的先例, 比如海城地震。 但那只是个例, 而且是举世罕见的个例, 我们甚至无法确定其比例是否超过了 pure luck, 更遑论从机制上将其作为普遍参照了。 相反, 每一个平安度过的年份, 其实都是大量地震 “预言” 破产的年份, 只不过那些破产的预言没人去关心罢了。

有人也许会说, 对于象地震这样可怕的灾难, 我们应该宁信其有, 不信其无, 警报发错了顶多虚惊一场, 发对了却可以挽救无数生命。 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 事实上却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们把所有研究性的论文全都算上, 那么地震带附近的每一个地区恐怕每年都会被某些论文预测为将要发生地震, 或有很高的概率发生地震。 更要命的是, 很多预测给出的时间范围相当含糊 (最含糊的可以包括十几年), 空间范围也相当宽广 (最宽广的可以包括全中国)。 对于那些预测, 如果真的宁信其有, 不信其无, 那么全国人民势将轮流 (甚至同时) 餐风露宿。 前不久发布的余震警报在成都、 重庆等地就造成了类似的场面, 这种警报在非常时期、 在局部地区是可以发布, 甚至可以频繁发布的, 但在平时却是行不通的。 退一步讲, 哪怕大伙儿不介意这么折腾, 时间稍久, 也难免会在心理上把临震预报当成 “狼来了” 的故事。 到那时, 就算真的有了可靠的预报, 也不见得还能发挥作用了。

当然, 上面所说的是研究性的预测, 那些预测大都是大范围长期预测, 时空范围比较模糊。 在地震预测中, 也有不少短期预测, 尤其是基于所谓震前自然现象所作的临震预测。 比如此次汶川地震发生后, 有人指出震前不久出现在四川绵竹市的大规模蟾蜍迁徙现象可以用来预报此次地震, 有人甚至讽刺说养一群地震专家还不如养一窝蛤蟆。 但问题是, 据报道, 二零零五和二零零六年的五月, 绵竹市也曾出现过大规模的蟾蜍迁徙, 这该做何解释呢? 即便是今年五月, 蟾蜍迁徙的新闻也不限于绵竹市, 远在江苏的泰州市也出现过大规模的蟾蜍迁徙, 这又做何解释呢? 其它的传闻, 比如有人宣称震前曾在山东看见过地震云, 也有类似的问题。 地震云不仅与地震的关联从未得到过地震研究界的确认, 甚至连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众说纷纭。 更何况, 如果山东的地震云居然能与四川的地震相联系, 那事先又如何确定临震预报的范围呢?

总体来说, 即便每次大震都能在事后找到 “先兆”, 那些 “先兆” 是否具有预测价值, 仍得看它们与地震的相关程度究竟有多高。 倘若很多其它原因也能造成类似的 “先兆” (现在看来情况正是如此), 甚至对 “先兆” 本身的定义都模棱两可, 那它们就很难被当作临震预报的依据, 否则将会造成与前面同样的问题, false alarm 多了, 最终将使地震预报彻底丧失作用。

因此, 在目前这种科学界尚无可靠手段预测地震的情况下, 我不认为地震部门应为未能预测汶川地震而承担责任。 哪怕有人曾经 “预测” 过地震而被忽略, 也不足以作为责备有关方面的充分理由。 预测地震起码在目前还不是减少伤亡的可靠手段, 普及防震知识, 提高建筑物 (尤其是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物) 的防震等级, 才是真正有效的防震手段。 相应的, 震后应该被追究的不是地震部门在预报地震方面的 “失职”, 而是部分建筑商在偷工减料方面的罪行, 以及地震部门在普及防震知识方面的疏失 (如果有的话)。 灾难的教训也同样应从这些方面来吸取。

********

在本文的最后, 我想评论一下网上流传的一组有关二零零五年美国 Katrina 飓风 的图片。 网上对汶川地震的评论中, 有一些是对比性的评论, 这其中对比最多的是前不久发生在缅甸的风灾, 其次大概就得数二零零五年发生在美国新奥尔良 (New Orleans) 的 Katrina 飓风 了。 在这三次灾难中, 此次中国的救灾显然是做得最出色的。 这本是不争的事实, 但令人遗憾的是, 一些网民似乎觉得事实本身还不够雄辩, 偏要去效仿 CNN 等西方媒体在西藏事件之后曾经用过的拙劣手法。

下面就是那批相片中比较典型的两张:

网上流传的图片之一

网上流传的图片之一

网上流传的图片之二

网上流传的图片之二

稍有常识的人都不难看出, 那张 “枪口下的孩子” 明显是对不同距离上的景物作恶意关联的产物。 而那张被诠释为 “不要弄脏了你的军靴” 的警察坐在运兵车里的相片, 若是换成中国警察乘坐车辆的相片, 想必就该叫做 “人民警察火速赶往灾区” 了。 Katrina 飓风 之后美国的救灾工作做得相当不好, 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顺便说一下, 那场风灾之后美国拒绝了国际救援队的进入, 若有人要指责中方在这方面做得不好的话, 倒是可以拿美国 “垫背”)。 这一事实能被引申到何种程度, 也许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本文不作探讨。 但无论如何引申, 哪怕是想从这样一个个例之中引申出 “社会主义好, 资本主义糟” 之类的普遍结论, 所需要的也是对这两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做客观分析, 而不是利用相片的歧义及似是而非的旁注来进行煽情, 那样做实在太 CNN 了。

********

本文原本已经结束了, 不过有一张感人的图片我想在这里转载一下。 这张图片转自谷歌 (Google China) 工程师方坤的博客, 它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纪录了 2008 年 5 月 19 日 14 时 28 分 - 距离汶川地震整整七天的那一时刻 - 开始的三分钟举国默哀的情形。 这张图片是由仪器纪录的, 从而不同于任何记者拍摄的图片, 但它很感人, 而且它比任何记者拍摄的图片更感人的地方, 是它能告诉我们发生在那一时刻的感人有多广泛。 这张图片就是谷歌搜索引擎在那一时刻附近的流量数据:

举国默哀期间的谷歌流量数据

举国默哀期间的谷歌流量数据

注释

  1. 客观地讲, 由于作出承诺时陈水扁的任期即将届满, 该承诺即便兑现, 也要留给下一届政府来兑现了, 这有点象当年港英政府在撤离香港前出台的新机场等建设项目, 其财政负担实际上是要转嫁给下一任政府。 不过, 这个捐款承诺即便只是政治秀, 甚至只是政党角力的手段, 终究是一件可以作善意诠释的事情, 还是比较难得的。
  2. 需要指出的是, CNN 从未在自己的网站上提及过此次道歉, 其它英文媒体也几乎未作任何报道 (我在网上找到的唯一英文消息是一位澳大利亚政论家的博文, 其消息来源为新华社英文版, 而且文中明确注明了该消息从未得到过 CNN 的证实)。 照说这种道歉应首先由 CNN 对外公开, 而不该让中方作为唯一的披露渠道, 否则太像是中方的阿 Q 式精神胜利了。
  3. 就我迄今看到的消息而言, 在这一非常时期内仍将政治岐见置于首位的政治势力只有××功。 纽约地区的××功成员屡次聚集在当地华人为灾区募款的场地附近, 敲锣打鼓地庆祝所谓的 “×共遭到天谴”。

附录: 关于此次地震的死亡人数及人祸判定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 此次地震的死亡人数估计会达到 8-10 万 (死亡及失踪人数之和已超过 8 万, 可能还有一些迄今尚未统计到的数据)。 这其中人祸必定是有的, 比如据报道在倒塌建筑中校舍与其它建筑不成比例, 这应该就是人祸之一。 事实上, 中国各地都有偷工减料的建筑, 大灾背后必有人祸几乎已是常识。 不过我觉得, 虽然有很多途径足以判定人祸的存在, 此次地震的死亡总人数却不能作为判据之一。 为了说明这一点, 我们将此次地震与日本神户地震做一个对比:

  • 日本神户地震: 震级 7.2, 震源深度 16 公里, 主震持续时间 20 秒, 死亡人数 6434人。
  • 中国汶川地震: 震级 8.0, 震源深度 10-20 公里, 主震持续时间 120 秒, 死亡人数 (估计) 8-10 万。

我们知道, 地震震级是指数指标, 因此 8.0 级地震的剧烈程度要比 7.2 级地震高得多, 而且汶川地震的主震持续时间长达 120 秒, 是神户地震的 6 倍, 从破坏力上讲更是雪上加霜。 据日本地震专家 Yuji Yagi 估计, 此次汶川地震释放出的能量约为神户地震的 30 倍。 因此, 汶川地震是远比神户地震更致命的灾难。 这样的地震即便发生在神户, 即便将神户地区的人口密度下调到与汶川附近相当, 死亡人数恐怕也会达到几万。 另一方面, 由于汶川附近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远低于日本神户地区, 即便没有任何偷工减料, 即便所有建筑都严格遵照了该地区的建筑标准, 甚至假定建筑标准本身的所有缺陷都得到了经济能力所及的弥补 (比如调高教育建筑的抗震标准), 该地区的抗震能力也不可能与神户地区相提并论, 从而死亡人数仍将显著高于同等规模的日本地震。 这样推算起来, 8-10 万的死亡人数并不离奇, 很难作为推断人祸的可靠依据。

当然, 限于我手头的资料, 上述对比未能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 震源附近的实际人口分布。
  2. 震源附近的实际地形分布 (它对地震的破坏力及救灾难度均有影响)。

最后要强调的是, 虽然本附录意在说明死亡总人数不能作为判定人祸的可靠依据 (这绝不意味着减轻对人祸的指控, 而只是说明对人祸的取证应从其它方面入手), 但另一方面, 上述分析却也不能作为没有重大人祸的依据。 这是因为上述分析是非常粗略的, 比方说, 它不可能在 8 万与 10 万之间作出任何合理的区分, 而倘若一次地震有 2 万人死于人祸, 那无疑是极重大的人祸。 只不过, 对这种人祸需要通过其它方面的调查才能确认。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写于纽约

站长近期发表的作品

网友讨论选录

  • 网友: 老刘   (发表于 2008-05-23)

    西藏事件如果开放给全世界的媒体去采访的话, 那话语权就不在中方了。 在那种情况下, 个人认为在很大概率上, 世界范围内支持中方做法和反对中方做法的比例会是 2:8 左右。 更何况, 万一情况恶化, 中方真需要暴力镇压时, 有国外媒体在场那反而是束手束脚了。 开放媒体和不开放媒体, 在中方看来, 只能是根据他们当时掌握的情况和一贯做法, 两害相权取其轻。

  • 卢昌海   (发表于 2008-05-23)

    “如果开放给全世界的媒体去采访的话, 那话语权就不在中方了”——的确如此。 国际舆论在西藏问题上的倾向性由来已久, 不可能在短期内因中方的任何行为而改变。 不过话语权分国际国内。 中方最怕失去的是国内的话语权, 它一直都在中方的严密控制之中, 让海外媒体采访也改变不了这一局面 (它们的报道能否在国内浏览, 哪些能在国内浏览, 仍是中方说了算)。 而国际间的话语权则从来都不在中方, 中方拿出再多的证据, 哪怕是象录像那样的证据, 原本敌视中方的国际舆论也根本不当回事。 它们自己搞来的资料, 则早就已经是清一色不利于中方了, 开放采访也坏不到哪里去 (缩头是一刀, 伸头也不过是一刀)。

    “万一情况恶化, ……, 有国外媒体在场那反而是束手束脚了。”——那时候还是可以耍阴谋诡计的, 可以以局势太混乱, 保障境外记者的人生安全为由, “请” 他们离境。

  • 网友: 季冬   (发表于 2008-05-23)

    多久没有哭过了, 上次哭是五年前退伍时。 这些天不知为什么每天在吃早餐时, 总会想到这是地震的第几天, 多少的同胞受难, 我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 命令自己不要再想着这些, 想着工作上的事, 吞咽着食物。

    ××功在国内时还没怎么觉得, 出国后才发现他们还是挺活跃的, 常常发放一些反共的刊物, 曾拿来一读, 才发觉恶心, 真的胃里有一种想吐的感觉。 可算是长见识了! 再谈国外媒体, 虽说对中国的报道有时不太让中方满意, 总的来说, 我还是挺喜欢的, 至少人家不用为中方满不满意而作新闻报道。 再谈我, 骨子里的大中华民族主义分子, 祖宗三代共产党员。 爷爷, 原乡村教书先生, 后参加抗日, 参加渡江战役、 淮海战役, 原华东野战军, 南下干部…… 老爸, 老知青, 党校教书匠, 马列哲学一套套, 评教授时发扬风格, 中年早逝…… 我, 更差, 年青时贪玩, 家人怕我学坏, 送进部队煅练, 没能上大学, 三年机关、 两年基层的军旅生涯结束后作为廉价劳动力出口到新加坡, 两年前被蟑螂烦, 为求解决良策打开 Google 求助, 没想到发现这个网站, 真是奇怪 (我想昌海兄还记得那篇 关于蟑螂的短文 吧?)。 你的文笔真的不错。

  • 网友: 星空浩淼   (发表于 2008-05-23)

    好文! 可谓写得无懈可击滴水不漏!

    这次地震让平时因政见不同而势同水火的人, 都团结一致起来; 让平时偏激的人多一份理性, 让平时理性的人多一份感性。 灾难的损失, 往往不仅仅只是制造破坏的那一刻所产生的直接损失, 还包括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问题。 这次地震带来不少后遗症, 其中一个重要的后遗症是心理疾病, 平时那样洒脱的我和家人都不同程度上有心理问题——坐着或躺在家里, 时不时就感觉在摇晃, 本能地产生不安情绪 (虽然我们还不至于每每恐慌——若是恐慌, 那就是心理疾病了)。 媒体里说这次四川涉及地震区域, 有四分之一的人 (另一说十分之一) 有心理问题需要疏导。 据我这些天四处接触的情况来看, 几乎大家都跟我这样子差不多, 但是比我们这种严重一点的, 恐怕不止四分之一。

  • 网友: 大龙   (发表于 2008-05-30)

    分析得透彻、 爽快。 地震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举例来说, 距离地震带不远的成都, 也就是我夫人和其父母生活的城市, 遭受了数不清的大大小小余震。 我们这些暂时在国外、 来自成都的人, 也天天在下午的这个时候担心 “有没有大的余震啊?”。 几个公布余震的网站是随时打开状态的。

    ps: 终于有机会在昌海前辈的地盘上发言了, 心情激动。 第一次拜读你的文章是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你的 希尔伯特第十问题。 来美国后, 在今年二月搜索这个文章的时候, 发现了这个网站, 上面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里一并表示敬意。

本文的讨论期限已过, 如果您仍想讨论本文,
请在每个月前七天的 “读者周” 期间前来讨论。

>> 查阅目前尚在讨论期限内的文章 <<